把火热的青春献给挚爱的事业 记矿研院选矿设计研究室主任王洪彬
王洪彬在生产一线。□吴永法文/图
“白马选钛生产线产量能由月产不足9000吨升至12000吨以上,他与团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是典型的科研大户,短短数年,带领科研设计团队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设计项目20余项,创造利润上亿元。”
“他是专利牛人,这些年,他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
在许多人眼中,攀钢矿研院选矿设计研究室主任王洪彬是一位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幸运儿。可有谁知道,幸运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加班熬夜,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企业发展的攀登历程。
“四走步”令其化蛹成蝶
2002年,王洪彬大学毕业到选钛厂科技科担任工艺技术员。在意识到自己的选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脱节时,他给自己制定了“增强内功四步走”的学习提高计划。
多听,熟悉选钛生产工序,了解生产工艺状况,倾听岗位操作人员的操作心得;多看,针对选钛过程中出现的强磁指标异常、浮选指标波动等现象,看操作工如何处理;多问,对设备参数调整、设备故障的排除等多问为什么;多思,随身携带笔记本,对听到的、看到的、问到的知识随时记录总结,认真思考哪些方法是最切实可行的,哪些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短短几年时间,通过“增强内功四步走”,王洪彬掌握了选钛“重选、磁选、浮选、电选”工艺技术,完成了从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到企业技术担当的华丽蜕变。
天平两端,事业为重
青春就要有担当。2010年,王洪彬调到矿研院工作仅半年时间,就主动承担了“兰营徐采场表外矿利用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
为确保设计工作不影响工程建设,他利用休息时间消化前期资料,加班成了常态。即使是在2011年春节,岳父岳母在攀过节,他也仅仅陪老人在除夕夜吃了顿团圆饭。
在施工图绘制的紧要关头,王洪彬的父亲来攀做冠心病手术,既要照顾父亲,又要保证工作进度。他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在医院陪护。父亲手术当天,守在手术室外的王洪彬得知手术成功后,便匆匆赶回了办公室。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该项设计工程提前交出了施工图,按时建成并顺利达产,首次将废石变成了矿石资源进行利用。
日夜奋战,硕果累累
矿山资源是钢铁企业的“命脉”。而红格南矿区是攀钢“新粮草”的接力地。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王洪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
2017年,为给攀钢高效综合利用红格南矿区钒钛磁铁矿做技术储备,他与团队不知疲惫地在实验室里做了上百次试验。为了突破技术瓶颈,他“5十2”“白十黑”地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在第355次试验之后,王洪彬与团队创造性提出混合矿入选利用方式和铁钛分磨分选新工艺,“红格南矿区钒钛磁铁矿选矿新工艺及装备研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钛精矿在攀钢的产业格局和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助力攀钢钛精矿产量登上国内“龙头”地位,王洪彬与团队针对选钛回收率难以提高的技术瓶颈,积极开展“矿业公司选钛系统科技攻关”。他与团队深入白马选钛、江南综合厂、选钛厂等生产一线,深入了解技术指标情况,详细比对工艺参数差异,积极分析和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各厂技术人员与现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办法,使白马选钛生产线产量由月产不足9000吨升至12000吨以上。
王洪彬凭着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和对岗位的热爱,先后获得攀枝花市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五批高层次人才、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鞍钢集团公司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攀钢先进生产(工作)者、鞍钢集团公司重大科学技术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桃花盛开。摄影爱好者专程赶来拍摄桃花。村民正在准备桃花盆栽。务本桃花别样红□李永忠本报记者李刚文/图又是一年春意浓,又是一年桃花红。在暖暖的春风中,仁和区务本乡迎来了一年一...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