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群老年人不简单

攀枝花日报 2018-02-09 08:49 大字

□本报记者李云飞

眼看就要过年了,大地湾社区的肖乾发、张祥芳几位老人又忙了起来:2月10日,社区一年一度的“坝坝宴”就要开席了。虽然掌管了几十年的坝坝宴,但几位老人还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商量菜谱、定菜单,既要考虑老年人的口味,又要兼顾小孩子的爱好。大家在社区新星园广场的小石桌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枣子坪街道大地湾社区是一个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社区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社区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提倡“四情”,即“枝叶情”——春风化雨之情,党员服务精气神;“邻里情”——邻里互助之情,筑建和谐小社区;“春晖情”——寸草三春晖之情,传递孝感正能量;“桑榆情”——莫道桑榆霞之情,老人精神生活富。依靠“四情”工作法,社区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

邻里“爱”星肖乾发:

掌管“坝坝宴”,做了24年“总指挥”

每逢春节,大地湾社区新星园广场都要举办新春坝坝宴——数百名街坊邻居欢聚一堂,大家出资出力,自购食材亲自烹饪;近二十张饭桌上,摆满咸烧白、龙眼肉、魔芋鸭、酸菜炖粉条等南北传统美食。

算上今年,这坝坝宴已连续办了24年。肖乾发老人也连续做了24年的“总指挥”和“大厨”。通知居民、采买食材、列菜谱……大事小事都由他运筹帷幄,统一指挥。

今年71岁的肖乾发,已在社区里住了30多年。自从1994年居民开始自发组织办坝坝宴,肖乾发从未缺席过。“1994年我们第一次办坝坝宴,之后年年都办。”肖乾发告诉记者,当时单位效益不错,职工生活逐渐好转,春节时,大家萌生了办“团圆宴”营造年味的想法,这个想法一呼百应,得到了当时的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们的大力支持。后来,这个习惯就传承下来了,“就为了大家年底有个乐呵的机会,增进感情。”肖乾发已经动过三次手术,身体不是太好,但他说,自己要一直坚持办坝坝宴,“直到走不动为止”。

大地湾社区将肖乾发评为“邻里情”邻里“爱”星,他谦虚地说,办坝坝宴是大家群策群力,自己只是其中一分子而已,还有很多居民在默默奉献。

春晖“孝”星张祥芳:

丈夫因病去世,独自撑起了一个家

在大地湾社区,提起张祥芳,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夸赞她是个顶天立地的“女汉子”。

20年前,张祥芳遭遇人生的重大打击——丈夫因病去世,留下3个孩子和年迈的婆婆。当时张祥芳39岁,3个孩子最大的15岁。一家5口人的开销全靠张祥芳一个月不到200元的工资,还要交3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有人给张祥芳介绍对象,劝她再嫁,改善下生活,但张祥芳直接回绝了。她说,如果自己再嫁,谁来抚养3个孩子?谁来给婆婆养老送终?

家里经济拮据,张祥芳只能下班后去菜市场买蔫了的下市菜;为了省点米,一年到头都熬稀饭喝。为了给孩子、婆婆补身体,偶尔才买点肥猪肉“沾沾油气”。即便这样,孩子的学费仍是个问题。于是,每天晚上下班后,张祥芳和大女儿一起干起了挑手套的活。挑一双手套能挣7分钱,每天晚上干到11点,一个月能挣80多元。这80多元,全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日子这么苦,张祥芳在婆婆身上从没“抠”过。发了工资就给婆婆买点老年人爱吃的软和糕点;几年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件衣服的她,每年过年都要给婆婆买衣服。张祥芳说:“她已经没有儿子了,我不能让她再伤心。”就这样,她辛勤侍奉了婆婆十几年,直到老人去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张祥芳的3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对张祥芳非常孝顺。张祥芳是社区里当之无愧的春晖“孝”星。

桑榆“福”星郁富德:

成立社区乐队,让老人生活更健康

“您有那丰富的矿藏,四季阳光百花开放,我爱您,攀枝花我的家乡……”在大地湾社区活动室,经常能听到悠扬的音乐声。领头的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腰杆挺得笔直。他就是大地湾社区夕阳红乐队的创建人之一、今年70岁的郁富德。

退休前,郁富德是做办公室工作的,从未玩过音乐,但现在,黑管、萨克斯、电子琴、唢呐、梆子这些乐器他都会演奏,堪称多才多艺。这些才艺,都是退休后才开始学习的。“当时社区里许多老人的退休生活基本上就是打麻将,我们觉得不健康,也没有意义。于是,几个老伙计一合计,决定成立一支乐队,把大家拉拢过来,让老年生活更丰富、心也贴得更近。”郁富德说。

2000年,在郁富德的张罗下,大地湾社区“夕阳红”乐队成立了。乐队成立初期,没有排练室,就在公路边、大树下排练。场所虽简陋,但大家兴致不减,器材也都是自己准备。郁富德自己掏了1万多元购置了黑管、电子琴等五六种乐器。在他的组织下,“夕阳红”乐队名气越来越大。东区凤凰花节上、邻里节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表演。器乐合奏《咱老百姓》还在东区艺术节上获了奖,乐队也有了代表作——《可爱的攀枝花》和《我的社区我的家》,全是由乐队成员自己作词作曲的。现在,乐队成员人数已达30人,平均年龄65岁,每人至少会2-3样乐器。

郁富德经常带领乐队给社区爱心养护中心的老人免费表演,寒暑假里免费教社区的留守儿童学习音乐、书法。社区里有郁富德这样的桑榆“福”星,确实是种“福气”。

新闻推荐

编号21

编号21姚茂菊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月畔湾果香园农庄创始人。该同志吃苦进取、敢于挑战,她以大龙潭乡大平掌这座荒山为创业基地,致力水果种植和康养旅游事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农庄现已...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