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康养产业发展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攀枝花日报 2017-12-10 06:01 大字

市民体验康养产品。□本报记者 江潇/文 宋俊康/图

12月9日上午,在奥林匹克中心,西区市民韩红霞的老伴,在邦邦机器人的帮助下行动自如,机器人身上的传感器还能监测其身体状况。

针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研发的这款康复机器人,吸引了很多嘉宾和市民的关注、试用。明年,这款产品的生产线项目将正式落户西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

这只是攀枝花康养产业成果展的一个缩影。

当天,第三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康养成果展开展,攀枝花芒果、枇杷膏、甘蔗红糖、医疗康复器械等产品吸引了众多嘉宾和市民的眼球。本次康养成果展是第三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的首场活动,分为城市展、企业展两大板块。城市展集中展示攀枝花市及河北省秦皇岛市、北京市西城区、江苏省常州市等17个城市的康养产业发展成果,企业展集中展示国投健康产业投资公司等40余家企业在康养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攀枝花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很适合发展康养产业。”

“攀枝花用超前的发展意识抓住了康养产业,定位准、力度大、速度快。”

“攀枝花发展五个‘康养+’产业,可以给其他城市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样本。”

…… 

现场,嘉宾们无不盛赞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大家拿起手机拍个不停,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展示成果。成果展上,众人脚步再慢一点、听得再仔细一点,“这是一场不能错过的产业盛宴!”

“发展康养产业既符合攀枝花市情,又契合健康中国战略。攀枝花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瓜果飘香,发展康养是充满智慧的杰作,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在城市展厅,来自四川省养老产业商会会员单位的嘉宾蒋奎生告诉记者,三年前,他曾来到攀枝花参加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如今的攀枝花,将旅游、医疗、运动等与康养产业有机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开拓国内外市场,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丽江市招商局的副调研员王铁生拿起《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标准体系简介》,兴致勃勃地阅读。“从1986年起就多次来到攀枝花,每次来,都发现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等到丽攀高速全线通车后,来攀旅游度假就方便多了。”

不仅是嘉宾们饶有兴趣的参与其中,本地市民也对成果展表示了充分肯定。

“二楼企业展厅的小宇机器人不错,不仅可以随时与子女进行视频对讲、亲情互动,而且还增加了精神慰藉和情感的陪护功能,很有创意。”仁和的张女士一早带着孙儿赶过来,看了成果展后很是触动,“希望攀枝花发展得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完成低保兜底对象复核认定

本报讯(记者彭春梅)近日,市民政局会同市扶贫移民局完成了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复核认定工作。此次认定工作突出全覆盖,县(区)指导乡镇政府组成工作小组,对2014年以来纳入低保兜底的脱贫攻坚对象逐一...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