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旦”梁尚君
梁尚君正在表演小品。□本报记者 胡波 文/图
1971年出生于京剧世家的梁尚君,从小就十分喜欢京剧,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京剧演员。1984年,她梦想成真,考入了天津艺术学校攀枝花班学习京剧专业。
1991年,梁尚君圆满完成了学业,从天津艺术学校回到攀枝花。在校期间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她专攻武旦行当,学习并主演了《扈家庄》《天女散花》《杨八姐盗刀》等多出剧目。2000年,院团里唱老旦的演员改行了,一时间戏台上老旦缺角。而在京剧艺术中,每个行当是缺一不可的,于是梁尚君便萌发了改行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才20多岁却要在舞台上扮演老太婆,形象不好看,又有些犹豫。最后,经过领导和同事们做工作,梁尚君毅然选择了老旦一角。
改行后,梁尚君学习的第一出戏是难度较大的现代京剧《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她决心要拿出成绩来证明自己,既然选择了老旦这一行当,就要做最好的。于是,她四处向人讨教老旦行当的表演技巧,并尝试融入一些旦角的程式表演,还偷师学来一些其他剧种的表演技巧,丰富不同老旦角色的性格特征。经过半年的勤学苦练,一个活脱脱的“革命老太婆”站上了戏剧舞台。
之后,梁尚君又学习了一出老旦的重头戏《李逵探母》,这出戏表现的是一个又穷又瞎、饥寒交迫的老太婆形象。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主演的这出戏参加了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四川赛区)电视大奖赛,荣获三等奖。
正在梁尚君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2001年冬天,在排练中,她突然失声了。嗓子出毛病对一个戏曲演员来说是最不幸的事情,排练一次失败一次,失败一次痛哭一次,她一度想到了要离开舞台。这时,有两位好心的同事一边开导她,一边教她科学的发声方法,让她得以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跋涉。
《八珍汤》这出戏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改编创作的一出较为新颖的老旦剧目,剧中“孙淑琳”一角表现的是一位60多岁老太太的形象。赵葆秀打破了传统的老旦只以唱为主的表现手法,在剧中融入了旦角的水袖、跪步、卧云等难度较高的技巧,还要有精彩的唱腔。为了完成这出戏里的技巧,接戏后,梁尚君每天在排练场摸爬滚打,有一段时间,由于排练场无法使用,她就在单位的篮球场练功,在水泥地上练跪步、卧云,直到衣服全是泥土、双膝完全青紫。汗水和泪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由她主演的《八珍汤》一剧获得了2003年四川省“长富杯”戏曲表演大奖赛“新人奖”。
经过几年的磨练,梁尚君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单位对她委以重任,在2004年投排了一出由她主演的大幕戏《对花枪》。这是一出老旦的重头戏,在剧中不但有一段100句的唱腔,还要扎大靠、穿厚底、耍枪花,这些技巧相当于京剧武生行当所具备的,特别是“厚底”,梁尚君从来没有接触过。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出难度很大的戏,大半年时间,她天天坚持吊嗓练功,看录像、听录音、学路子、学唱腔,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和泪水。2004年10月,这出戏和观众见面了,创下了单位“梨园剧场”演出收入的最高纪录,而且在半年时间连续上演了三场。因在《对花枪》一剧中的出色表现,梁尚君获得了攀枝花市“文艺表演奖”。因为此剧,2006年她又荣获“第五届攀枝花文学艺术奖”。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市艺术剧院在排演京剧剧目的同时,还要排演综合节目,如小品、歌曲、器乐合奏等,以适应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作为骨干演员,梁尚君坚决服从单位安排的工作。几年中,她又主演了不少的小品,如《过站口》《门里门外》《小时工》《派出所的故事》《为了谁》《一贴灵》《有你在一起》等。其中,《春天要来了》荣获全国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舞台艺术类)曲艺类入选作品奖,《派出所的故事》获得了四川省第七届小品比赛表演二等奖,《有你在一起》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戏剧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一等奖),《为了谁》获得了市第三届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一贴灵》获市“双创杯”第四届戏剧(曲)小品展演专业组表演奖……
新闻推荐
“康养+运动”再展魅力 四省十城市第二届中老年网球邀请赛开赛
本报讯(记者王南桢)12月1日,2017年攀枝花市四省十城市第二届中老年网球邀请赛在攀枝花学院网球场开赛,来自四川、贵州、广东、云南四省的10个城市的12支代表队168名运动员参赛。据了解,此次比...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