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光为伴 好一座温暖的康养之城

攀枝花日报 2017-11-15 07:35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刚 特约通讯员 张丹 文/图

仁和,区名寓意为“仁义道德,和衷共济”。这里集温暖、光照于一身,被誉为“天然温室”。在北方冰天雪地、南方普遍降温的时节,这里阳光融融、鲜花盛开、空气清新、瓜果飘香,是当之无愧的康养胜地。

近年来,仁和区立足于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结合产业调整和优势特色,创新城市产业发展新理念,加快城市转型发展,突出阳光康养和绿色生态品牌,壮大阳光康养、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加快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冬季康养近郊游、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为重点的康养产业项目建设,突出“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康养+运动”等重点产业,丰富了康养产业载体。

精准定位“候鸟”市场

11月10日,仁和区前进镇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来自北京的杨舒剑、刘所隆两位老友一大早便坐在度假区小广场的藤椅上晒太阳,商量着下周的出行计划。

今年83岁的杨舒剑老人儿媳就是攀枝花仁和人,3年前的冬天,在儿子儿媳的一再劝说下,老人来到仁和度假,这一次切身的感受,让老人成为这里的常客。老人回京后,大力宣传,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也跟随其来到攀枝花,追随这里的冬日暖阳。

“几天后,另外10多名北京的‘票友\’将在这里和我们汇合,把这里作为中转站,此后我们将一起前往泰国清迈玩两天,最后还要回这里过年。”杨舒剑告诉记者,2014年他便住在儿子家,见证了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的“成形”,今年是第一次来感受。

在杨舒剑看来,仁和是个好地方,发展很快,每年回来感觉都不一样。他说,春天离开仁和时,许多城市建筑还没有修起来,冬天回来,不仅新的楼群起来了,滨河景观带延伸段也变得更漂亮了。

“我就是听他这么一说,去年,他还没来,我就先和老伴来了。”刘所隆老人说,闻名不如一见,攀枝花彻底颠覆了他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感觉这个地方比西双版纳和海南都好,气候很合适老年人,空气好、环境好,在吃的方面也非常有特色,特别是攀枝花的水果,那叫一个新鲜。这不,今年过年,他和老伴准备把儿女也招过来,就在攀枝花过年了。

连日来,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已经成为今年前来攀枝花过冬“候鸟”老人们热议的话题。目前,入住的外地老人已有近20名,床位预订达到80%。对于服务的提档升级,老人们更是赞不绝口。

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是仁和倾力打造阳光康养旅游精品的代表作之一,预计2020年整体投入运营。项目立足普达村优质的芒果资源优势,引入国内外先进健康、养老、医疗服务机构,高标准打造国内医养结合典范。

“我们开设了每人每月16个项目53次免费的整体身体检测,以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整体掌控。”普达养生度假村负责人介绍,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瞄准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前景巨大的康养旅游市场,依托仁和区得天独厚的阳光生态、区位环境和人文地理优势,打造集观光度假、康养休闲、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健身、生态人居为一体的4A级旅游度假区。

康养串起产业融合发展链

丰沛的光热形成了仁和以早春蔬菜、特色水果为优势的特色效益农业,晚熟优质芒果、石榴、葡萄、樱桃、草莓、枇杷、脐橙……在充足的阳光、较大的昼夜温差条件下生长,口感极佳,深得各地“好吃嘴”的追捧。

仁和区中坝乡的4个村子,有3个村近2000亩土地适宜种植草莓。自1982年引种至今,中坝种植草莓已有30多个年头了。经过多年的培育、技术改进和品种更新,中坝草莓每年都能“秋种冬收”,在攀枝花享有盛誉,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成为了中坝的招牌产业。冬春时候,中坝草莓大量上市,远销成都、昆明、重庆等城市。

在仁和区南部的混撒拉万亩芒果基地,种植面积达13500亩的10多种优质芒果深受市场青睐。基地芒果年产量达200多万公斤,当地建成了观光果园和生态旅游区,带动了乡村旅游、阳光康养和城市近郊游的全面发展。

围绕“康养+”发展思路,将产业产区转型为景区,这是仁和区委、区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创新绿色发展的要求之一。在着力丰富康养产业载体、优化康养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编制总体规划的同时,明确产业引导政策,构建生态化、多元化、智能化的康养模式。重点打造中坝至啊喇森林康养旅游环线,提高万宝营森林康养接待能力,升级打造啊喇营盘山、平地樱花风情小镇等景点,提升旅游新村经营管理水平。

仁和区已形成共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以农业打底、环境优化,推动康养下乡、现代农业上山,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仁和区将认真谋划实施近郊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建成的新农村聚居点为载体,提升旅游新村经营管理水平,围绕示范农庄打造,引导农民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村康养服务。

同时,仁和区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发展方向,突出发展“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康养+工业”“康养+运动”“康养+医疗”等重点产业,丰富康养产业载体,突出仁和阳光康养先导区地位。

以节庆为媒提升康养新动能

“康养+”这张“牌”到底怎么打?仁和区有自己的思路——举办节庆活动,搞好产业服务。

依托农业产业特色,仁和区以花果为媒举办的草莓节、桃花节、石榴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让康养老人深度融合到这座城市中。近年来,基于攀枝花市大力发展“康养+”,仁和区以“务本乡桃花节”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迅速发展起来,一株桃树的价值也不再局限于桃树本身,越来越多的游人走进乡村,观赏鲜花、品尝瓜果美食,成为带动一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以丰厚的本土文化资源和特色传统美食为依托,苴却砚文化艺术节、“仁和味道”美食文化季孕育而生。2016年,仁和区成功举办首届“仁和味道”美食文化季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共融的方式,为仁和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进一步促进了仁和区旅游人口和旅游收入的明显增加。今年,仁和区紧紧围绕“宜人新城、产业新区”定位,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建设服务业强区为目标,在进一步提升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同时,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力争将“仁和味道”打造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服务业IP品牌。

仁和区还在各相关乡镇举办了美食产地游览和康养体验等活动,对该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推介和升级包装,从而进一步促使农产品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通过组织协调等方式,为康养等三产服务业企业提供资金、场地等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当地特色旅游形象得到全面展示,品牌得以打响,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产业随之受益,农业也得到了反哺。

对于仁和区当前发展“康养+”的红火态势,仁和区委、区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康养+’的融合发展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仁和区正撸起袖子全速推进相关工作。下一步,仁和区将继续制定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城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围绕环线、依托产业创建“康养+”主题,精心布景,抓好项目建设,力促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并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康养+”的仁和模式。

新闻推荐

不吃主食能减肥?听听专家怎么说

本报讯(记者梁芝羽)11月3日,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硕士研究生、公卫医师刘慧在攀枝花学院为临床医学学生讲了一堂精彩的合理膳食健康讲座。这也是攀枝花市开展2017年“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