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花城的“绿色启示” ——攀枝花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经验
□本报记者 徐杨
金秋,收获的季节。2017年10月10日,攀枝花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8年创建历程,123万攀枝花儿女同心合力,在长江上游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样本。
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是一块牌子,更是一份民生大礼包,给群众带来了沉甸甸的实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4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04%,林茂花繁、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阳光花城,让居者自豪,来者留恋。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为城市“添绿”,也增加了城市的文明度、和谐度,这为攀枝花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绿色之源
“森林是城市最具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短缺的公共产品。”市林业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彦彬说,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走“生态立市”之路,建设“生态康养攀枝花,金沙江畔森林城”,修复和完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号令发出,全城响应。攀枝花市首先从创建路径入手,大力抓好四项工作,凝聚创建合力,筑牢绿色根基。
高位推动,联动创建。2012年,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列入全市“五创联动”工作,市委书记、市长挂帅任组长,将创森纳入市政府年度任务考核,建立以市人大为督导组的工作监管机制,强力推动创森各项工作。各县(区)也建立健全创森领导机构,全市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创建格局。
编制规划,实施项目。高标准编制《攀枝花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生态康养攀枝花,金沙江畔森林城”特色和定位,建设“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生态文化、支撑保障”4大体系,严格按照“一轴、二带、三区、五极、多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和“师法自然”的原则进行全面建设。
全民动员,社会参与。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开展“我为森林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奖征集”“创森与林业党建品牌建设演讲比赛”“全市中小学生创森征文比赛”等活动;省、市报刊、网站、广播电视台及时刊登、播放创森新闻动态;印制发放5万余册(份)创森宣传书籍资料、20万份创森宣传年画(单);使用展板、标语、横幅和LED电子屏等开展创森宣传,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支持率达100%。
突出重点,建好细胞。森林城市建设重点是增绿提质、增花添彩,凸现“回归自然”“林城相拥”和“阳光花城”特色。全市注重“细胞”建设,先后打造了东区阿署达、平地樱花小镇、普威绿野花乡、海塔世外桃源、西佛山蓝花楹等多个生态文化景区,新建花舞人间、三角梅园、丽新花卉基地等多个花主题绿地和花卉生产绿地,创建了459个(户)花园式单位(小区)、社区、家庭。
绿色之道
攀枝花地处干热河谷地区,存在造林成活率低、绿化管护难度大、绿化建设成本高等困难。如何突破干热河谷无土、缺水等技术性瓶颈,破解创森过程中无苗造林、无地植树、无钱建设等难题?攀枝花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和路径。
创新建设模式——出台优惠政策,引入社会资金,采用市场运作建设花城新区森林公园;用项目支持,引入企业治理西佛寺基地、建设半坡咖啡+黄檀基地;政府、责任单位共同出资改造金沙江大道东段绿化景观;采取BT方式建设仁和大河河道景观;采取义务植树,由责任单位包干建设金沙江中心城区段视野区、红格癞山、机场路等绿化基地。
创新投入机制——采取“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方式,创新机制、多方筹资,全市累计投入创森建设资金近70亿元。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专项资金,有效缓解财政资金不足的困难。把创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吸引业主、企业积极投入森林城市建设,企业投资、市民捐资和捐赠等多种途径筹措社会资金达38亿元。
创新治理思路——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造林绿化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按照“建设生态林、发展产业林、打造景观林”原则,提出“由点及面、先易后难、良种壮苗、大坑客土、水源配套”的干热河谷区治理思路,确保绿化造林成效。城市视野区的保安营、马坎、枣子坪、尖山、上沙沟、鸡爪山、橄榄坡等地相继开展山体生态修复与治理,建设改造生态型产业林、景观林1.2万公顷。
创新工程技术——针对少土缺水和干旱持续时间长的状况,采取“人背马驮、机械上山、打井取水”等方式和“开带撩壕、客土填土、挂网保土、栅栏固土、太阳能提灌、覆膜保水”等多种工程技术措施植树造林,有效治理干热河谷重点区域面积3750公顷。
8年来,一片片绿海和花山逐渐显现,一个个规划项目卓有成效地落脚在城市乡间、山头地块、大街小巷。“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森林绿城、阳光花城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绿色之韵
“巩固创森成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工作,增强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孙彦彬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让攀枝花鲜花常开、绿水长流、青山永驻”是攀枝花林业人始终不变的追求。
建设森林生态体系——推进城区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推进屋顶、墙体、桥体等立体增绿;打造建设一批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品质好、宜居宜游的森林小镇和绿色美丽新农村;建设绿色生态廊道、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森林群落、贯通性森林走廊等;加强省、县道绿化;加强天然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城区周边工程废弃地、矿山等创面林草植被修复等。
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经济林、林木种苗、林下经济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做精做强芒果、枇杷、核桃等产业,培育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特色经济林、珍贵用材林;强化种苗保障,发展种植、养殖、旅游、度假、休闲等生态产业;结合“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彰显花果特色景观;完善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场所基础设施。
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文化传播功能,挖掘以森林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搭建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森林文化展示平台,深化打造“欢乐阳光节”“芒果节”“块菌节”等生态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日、森林日、爱鸟周等系列活动;开展生态主题宣传教育、建设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加大市树、市花在市域内运用。
建设支撑保障体系——实施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森林城市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城市森林生态工程技术、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绿化技术、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构建技术等总结研究等。
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体系——继续营造以乔木为主、适当混交的城市森林,合理调控林分密度、乔灌草花比例、常绿与观花、彩叶树种比重;规范改造城市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优质优美的近自然城市森林;改造提升一批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景观林、康养林,形成多树种、多功能、多层次、多色彩森林景观。
新闻推荐
近日,攀枝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赴攀煤公司下属精煤公司片区西家属区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督查。攀煤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作为省级国企改革试点单位,也是全川首家进行供电移交改造现场实施的单位,其供...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