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心”的奔赴后续:“补心”之旅结束 他们康复回家

家庭生活报 2021-10-26 00:49 大字

穿着“小丑”服饰的医护人员和小朋友们合影

10月11日,本报记者报道了10名来自米易县的先心病患儿来到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时隔10天,他们已康复出院。

家庭与生活报讯(况涛 记者 陈秋吉)“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10月20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中心病房里响起了孩子们稚嫩淳朴的歌声,来自米易县的10名先心病手术患儿早早起来,6名彝族小朋友还特地穿上了医院赠送的民族服装,一同用手语舞《听我说谢谢你》向医护人员们表达术后康复出院的感激之情。

10天前,这群孩子从600公里之外的米易县来到成都,他们当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不过11岁,但都或多或少有各类先天性心脏病问题。

临别之际,主刀医生、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中心主任熊卫平有些不舍,平时话不多的他,给孩子们和家长反复唠叨起注意事项:“祝贺各位小朋友战胜了疾病,恢复了健康,你们都很棒,要按时按量吃药,合理饮食,一定不要忘了叔叔阿姨们!”踏上回程车前,孩子们领到了医院发的崭新的书包和文具,而家长们从抽屉递给医护人员的苹果,却没能送出去。“我让他们给孩子留着吃。”熊卫平说。

入院48小时给10名患儿“补了心”

10月11日,来自米易县的10名先天性心脏病小朋友经过近10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与前去迎接的医护人员胜利会师,并顺利接入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中心住院部,开启了他们的“补心之旅”。当晚8点,孩子们和家长们在病房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餐,为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医院为本次来院的先心病患儿和家长们免费提供了住院期间的一日三餐。医院临床营养科团队还根据孩子们的营养状况,精心指导制作孩子们专属的营养餐。随后,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在当晚为10名患儿完成了术前的一系列检查。

10月12日上午,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儿童心血管学科带头人王献民教授带领儿童心脏病中心、放射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开展多学科诊疗(MDT)讨论。根据患儿病情,为减轻创伤,利于康复并最大程度节省费用,多学科专家团队最终确定为其中8名患儿进行介入治疗,2名患儿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并对每个孩子的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术后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以确保手术安全。10月13日早上,多个科室通力合作,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仅用不到10个小时为8名先心病患儿完成心脏缺损的“蘑菇伞”封堵术,胸心外科团队也为1名患儿做完一台腋下小切口开胸修补术。10月14日,医院胸心外科团队完成最后一台腋下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至此,入院48小时,首批米易县来院先心病患儿已全部完成手术。

“小丑”伴康复医生“补心”又“疗心”

10月15日上午,在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经过一天的术后监护与治疗,两名开胸手术患儿中的最后一名患儿也平稳回到病房,和8名介入治疗的患儿一起开启术后循环呼吸功能监测与恢复。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保持心情愉悦,医护人员每天都会穿上“小丑”的服装,并带上小礼物对大家进行慰问,小朋友们都开心极了。

琳琳(化名)让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的医护人员印象深刻。在筛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根据彩超检查,琳琳的先心病需外科开胸手术治疗。这让琳琳的父母陷入两难抉择,一方面担忧手术让孩子胸前留下“蜈蚣”似的长长瘢痕,给琳琳造成心理阴影。另一方面,若不尽快手术则可能延误孩子病情,危及生命。

经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中心团队评估,决定由传统正中开胸手术改为腋下小切口,切口约3.5cm,隐藏在腋窝下,这样胸腔不留瘢痕,也不需要切断胸骨或肋骨。琳琳顺利经历手术、拔管、返回病房,修补了琳琳的心脏后,父母的“心病”也顺带解决了。

儿童心脏病专家解释,对于常见的先心病,传统手术一般需要开胸,手术切口位于胸部正中,伤口长约6-20cm,创伤大,术后极可能会留下瘢痕,甚至引起小儿发育不良导致鸡胸。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中心团队将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改良,从右侧腋窝下3-5cm小切口穿过整个右侧胸腔到达心脏,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切口更为隐蔽、美观,术后普遍恢复快。

新闻推荐

米易:“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李杰)国庆期间,米易县新山傈僳梯田景区人头攒动,“三道酒”、竹竿舞等傈僳族风情和新山梯田的美景,吸引了大批...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