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晃桥水库成了阳光城的清凉地

四川日报 2021-05-25 06:09 大字

攀枝花市米易县城过马路大桥,沿着弯弯曲曲的米普路走16公里,一座名叫“晃桥”的水库便映入眼帘。如今,这里已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镇供水、防洪、发电、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

晃桥之名,因何而得?据当地老人讲,从附近山上汇聚而下的一条河沟隔断了吉家湾和白家村,为了居民们出行方便,上世纪50年代,这里先后搭建了木桥和钢筋桥,因桥身过长,走起来晃晃悠悠,因此当地人称之为“晃桥”。

当时在此生活的有千余位村民,几乎就在村民建桥的同时,米易人动起了在这里建设一座水库的心思。

按照计划,要修起42米高的土坝,把水蓄起来,成为泽润乡邻、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但由于对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掌握不全,7个月后,工程在1959年夏停工,晃桥水库成为当地人的一个梦想。

这一停就是30年。1989年,晃桥水库建设再度被提上日程。1999年6月2日,晃桥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正式动工,成为米易县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也成为全省中型水库的建设样板,赢得了“中型水库学晃桥”的美誉。

晃桥水库因桥而名,因水而建。晃桥水库建成后,不仅让安宁河畔万亩耕地得到了滋润,还形成了一座天然半岛,岛上湖光山色,相映如画,水面平静缓和,视野开阔。荡舟湖面,远眺近观,看枇杷摇曳,品茗赏果,谈人生境遇,更是别有一番心境。

如今,每到节假日,前往晃桥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晃桥也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有了一个贴切别称——阳光城的清凉地,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吴兴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 整理

新闻推荐

变废为宝:看米易秸秆“36变”

□本报记者李杰5月7日,在攀莲镇观音村,秸秆清运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捆捆秸秆被装车运走。“以前秸秆都处理...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