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绿色未来而创新 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专题宣传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攀枝花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在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
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为绿色未来而创新”。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天发布《2017-2019年攀枝花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为攀枝花市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奠定了基础。
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始终坚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支持康养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兴起,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近几年来,攀枝花市大力扶持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创新活动,增加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促进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极大地激发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热情,全市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稳步提升,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长足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攀枝花市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三年累计申请专利7775件,增长25.2%,专利授权4022件,有效发明专利220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9件,位居全省第2位;专利实施实现产值254.6亿元,利润26.88亿元。新增注册商标2678件,增长93.4%;建立了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库,攀枝花芒果等37个特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培育库;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个,“攀枝花块菌”“米易枇杷”被纳入中国-欧盟地理标志合作目录,享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等待遇;知识产权与标准有效结合,成立了全国钒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钒钛综合利用领域委员会,制定行业标准3项,率先制定康养产业系列地方标准22项;完成作品登记12281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传习基地1个、体验基地2个。知识产权工作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正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未来几年,攀枝花市将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和四川省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战略部署,按照省委对攀枝花市“3+2”新定位新要求,围绕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强化知识产权工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城”建设,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和商标品牌,进一步提高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PCT专利和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量。开展专利布局、专利导航,提高钒钛、机械制造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路径,做强地方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创作融入“三线精神”“英雄攀枝花”内涵的版权作品,融合钒钛文化创意,助推文创产业和“阳光康养”产业发展。
二是建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深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强化部门协同,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两法衔接”,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和创新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学习借鉴成都市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经验,建立快速审查机制,提升案件审理效率,提高侵权成本,使“严保护”落地落实。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营运转化。积极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专利权、商标权混合质押融资,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和信托业务,支持以知识产权出资入股,建立知识产权金融和营运生态,完善营运服务体系。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以事前产权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调动职务发明人积极性,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立足全国钒钛标准化技术委员和钒钛综合利用领域委员会,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在绿色工艺、清洁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建立一批嵌入专利技术的高水平标准,拥有一批标准必要专利,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发展,掌握标准话语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和标准,增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运用水平。
知识改变命运,创新成就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推进“两城”建设和产业创新,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截至2019年底,拥有有效专利为3321项,国内注册商标131件、境外注册商标82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复核——
攀钢集团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成绩斐然
近年来,攀钢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围绕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研发等活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建设运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特性和功能开拓市场的现代企业管理新体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截至2019年底,攀钢集团累计申请专利8404项,其中发明专利5762项,国外专利124项;专利授权561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23项,国外专利授权81项;有效专利为3321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079项,国际专利77项。
在《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2019)》中,攀钢集团综合指数为84.0534,位居“最具专利创新力企业”第二名。
攀钢集团拥有国内注册商标131件、境外注册商标82件,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件。其中:“PG”和“PZH”为四川省著名商标,“PG”还是中国驰名商标。
2018年,启动《攀钢集团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项目》,并获省级知识产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围绕攀钢钛领域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完成了多项专题研究,构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组合与布局,已申报专利165项,形成核心专有技术2项和一般专有技术4项,为攀钢重点领域项目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8年攀钢集团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复核,2019年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一项和四川省专利实施奖一等奖一项。
攀钢集团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呈现六大特色:一是通过申报专利、著作权、商标、国家技术秘密项目等方式,抓好技术创新成果的权益化工作,尤其围绕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钢轨、钛合金等核心领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二是在形成知识产权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研究加强核心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的策略和方案,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工作机制。三是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专利)战略研究与实施工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有效保护。四是重视海外专利申请,做到专利先行,达到攻占国际市场的目的,为企业拳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服好务。五是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广泛参与国内国际技术交流活动,积极争取机会承担或参与承担重要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修制订,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六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协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主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3项,建设全国及省部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绿色示范工程20项,承建工程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市级奖励325项——
十九冶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硕果累累
中国十九冶秉持“以设计施工总承包为引领,以建筑产业化为平台,以建筑业的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支撑,向建筑施工总承包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全面构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战略,把标准化设计、产业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充分运用到冶金、交通、市政、房建、绿色环保、地下空间与轨道工程六大业务体系中,把智能化、绿色化建造技术普及到工程施工一线,把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新型材料投入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用自主创新的成果破解新时代建筑行业技术难题。
截至2019年12月30日,主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3项;拥有省部级科技成果87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8项,国内领先水平42项);有效专利1102项(其中发明252项);全国冶金建设行业专有技术17项;国家级工法9项,省部级工法112项。8项成果获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70项成果获地方科技进步奖,23项获行业科技奖。承揽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14项。建设全国及省部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绿色示范工程共20项。十九冶承建工程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级奖励,其中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9项,同时还获得各类省部级市级奖励325项。
中国十九冶依靠经营者科技创新业绩考核机制、科技成果过程奖励机制和科技投入管理机制等“三个机制”推进技术创新战略。经营者科技创新业绩考核机制从2009年起实施,把技术创新工作成效与分子公司“一把手”的年终考核总评分挂上钩,在领导年终绩效中见真章。科技成果过程奖励机制是把奖励细化到专利、成果、工法、论文产出的每个过程环节,激励及时有效,2009年至今共发放奖励26次,奖励金总额1277万元。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3.5%,近三年科技投入总额近11亿元,年均增幅超过8%,投入增速、投入规模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行列。
以领先的建造技术为支撑,凭借优异的工程品质、高效的施工组织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中国十九冶铸造出境内外多个精品工程。2019年由中国十九冶承担的台塑河静钢铁兴业责任有限公司1号2号高炉工程、MSP公司印尼镍铁项目一期工程、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工程、泸州空港路工程等4个项目获得中国施工行业质量最高奖——鲁班奖,荣誉的背后是强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科特色开展专利导航和布局,取得专利授权2470件——
攀枝花学院创新“原动力”澎湃
近年来,攀枝花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在产学研工作中充分利用专利的特性和功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制定完善了《攀枝花学院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配备专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数十人,在每个合同期内招标引入3—5家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专业服务学校知识产权创造及运营,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
坚持实施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为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质量和竞争力,学校制定并落实了多项知识产权质量提升举措。每年开展不低于10场次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与基本知识的学术讲座或科普活动,积极培育校园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提高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50万元,大力扶持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现已累计完成专利申请3282件,取得专利授权2470件。将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的培育和实施与教师科研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和保护了学校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科特色,在硬质合金、电子束熔铸、粉末冶金等钒钛材料技术专业领域开展专利导航和布局工作,为攀西战略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等提供支撑。牢固树立专利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的理念,构建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平台,促进专利技术的保护和实施,近三年,学校累计转让专利47项,转让经费100多万元,以专利作价入股,实现工业产值增加近700万元。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攀枝花市专利示范单位、攀枝花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学校正积极申请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积极响应教育强国、知识产权强国、科技强国战略,主动适应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常态,努力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省应用型高校前列,使学校成为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本版文/图由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
新闻推荐
【案情简介】刘某于2012年向农行借款4万元,李某作为担保人,借款到期未还,农行向法院起诉,并在民事判决生效后申请强...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