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娘子军”不平凡的春天
方方(右一)采访中?王竹筠工作中▼戴余乐(右)采访中李丽秋在做访谈■记者马锐
讲述战“疫”故事
“从1月27日14:00起,乐山市所有省际客运班线和省际客运包车(含旅游包车)暂停营运,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2月13日下午,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姚某和孙某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和护理下,经省、市专家组评估,符合解除隔离和治愈出院标准,于今日顺利出院。”
“全长10352米的三峨山隧道,是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米易段的控制性工程。2月21日,三峨山隧道正式复工,记者从现场获悉,该隧道力争于年内贯通。”
......
这些鲜活而及时的新闻,是乐山女记者从抗“疫”一线发回的报道。
鼠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家庭的团圆、热闹和旅行,在“人传人”的威胁下戛然而止。宅在家,成为多数人与病毒抗衡的方式。
这个春天,医者仁心谱写下的感动,抗疫路上逆行者的动人身影,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被她们见证,被她们记录。而她们,也是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线。
“爸妈,那是我的背影,你们放心!”
乐山新闻网记者李丽秋一个多月没有见过父母了,一是因为采访太忙没时间回家,二是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外奔波,害怕自己不小心感染再传给家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刚刚值完班的李丽秋回到沙湾老家,准备和父母一起过一个团聚的春节。谁料,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仅仅在家住了一晚之后,李丽秋便匆匆拿起相机,再度奔赴采访一线。
采访中,李丽秋格外关注民间力量在“全民战疫”中的表现。通过多方走访,她先后完成了《疫情不除,我们不散!乐山志愿服务全覆盖》《米花糖、叶儿粑……价值8万多元的乐山食品运往武汉》等多篇报道,用近距离的视角,讲述了你我身边的平凡人,如何用爱心汇聚起一股磅礴的支持力量。
“我看到在党委、政府之外,整个社会都在积极行动,当一车车物资不断从乐山出发送往武汉时,我把这一切通通记录下来,也将志愿者身上的正能量传递给读者。”李丽秋说。
作为女儿,突然间的感动往往也来自父母。不久前,李丽秋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在抖音视频上看到一个黑色背影,总觉得像是自己的女儿。“我看了那个视频,是我采访春茶采摘的一个现场,多远多小的背影都被她认出来了,真的是我亲妈!”李丽秋盼望着,“等疫情再稳定些,我要赶快回去和他们团聚。”
乐山市人民医院城南病区是乐山市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救治点,作为第一批前往该地的新闻记者,乐山日报社记者戴余乐心里其实很“虚”。
“还是害怕被感染。”尽管医疗卫生是自己经常联系的领域,但面对这个陌生且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病毒,戴余乐还是有些害怕。
使命在肩,戴余乐带着担忧一次次冲向前线、走进城南病区,她亲眼见证并报道了乐山3名确诊患者从入院到康复的全过程。2月24日晚,还是在城南病区,戴余乐将乐山新冠肺炎患者暂时清零的消息发布出来。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害怕了,不仅是因为见多了胆子变大了,家人的支持更是我坚实的后盾。”戴余乐回忆说,“一听说我要外出采访,外婆就赶紧把她仅剩的3个口罩塞给我,她自己都没得戴。那种温暖,我永远都忘不了。”
“孩子,妈妈是和英雄们在一起!”
“我妈妈就是外来人员!”
疫情期间,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排查人员信息时,乐山日报社记者方方7岁的儿子这样回答。
其实疫情前后,方方一直没离开乐山,只是因为记者身份,她不得不在多数人都“躲”在家的时候,每日早出晚归,最后竟被自己的孩子认为是“外来人员”。
“妈妈不是外来人员,妈妈是和英雄们在一起。”面对儿子的“误会”,方方解释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委、市政府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强化组织领导,指挥系统高效运转,一场联防联控的战“疫”迅速打响。从节前到节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的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市领导前往各地督导疫情防控的工作密集开展。这期间,作为时政记者的方方紧紧跟随,她将市委、市政府主动防、严格控、全力治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通过新闻报道一一呈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
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方方几乎跑遍了全市11个县(市、区)的发热门诊。在那里,她亲眼见证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付出与坚守,她把“英雄”们的故事发布在媒体上,同时也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疫情期间,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的方方,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她向社会发布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战“疫”决策部署,她与医护人员并肩战斗,讲述一线故事。她说:“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政治定力,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我们始终遵循的初心使命。”
2019年,乐山日报社全媒体采集中心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岗”。作为在岗一员,同样也作为一名母亲,记者罗曦在疫情发生后主动放弃休假,将原本用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全部投入了采访一线。
“疫情刚开始时,口罩非常短缺,家里备有几个,所以申请去了一线。”对于疫情防控,罗曦非常关注物资保障是否到位。1月26日,她及时将乐山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会上的工作部署和物资调度情况予以发布,一下子让市民心里有了底。
“有一天,儿子递给我两张他自己做的板报,上面写着‘武汉加油’以及各种正能量的名言警句。我没法陪伴他,但他一直以特别的方式陪伴着我,我们是在一起战斗。”罗曦回忆说。
“有你真好!”
在这场紧张的新闻战“疫”中,不仅有记者的前线冲锋,同样也有后端编辑们的辛劳持守。
春节假期,《乐山日报》和《三江都市报》照例休刊,无限乐山APP、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承担起了报社所有的信息发布任务。
“纸媒停刊,现在又加上疫情发生,每天的稿件编辑和发布量是平日里的几倍。”过年期间,乐山日报社全媒体发布中心编辑王竹筠在家里的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大量从前线发来的稿件都汇聚到她这里。编辑、排版、发布,王竹筠每天十多个小时的伏案工作,只为在这场新闻战“疫”中,确保“大后方”的坚实稳固。
“不光是我们自己记者发来的稿子,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最新疫情和重要消息,都要及时编辑发布,一天大概要编40来篇。”王竹筠说,虽然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是在家办公,但由于工作强度太大,她几乎没有时间照看孩子,“编辑工作必须非常仔细,出不得半点差错。”
好在,王竹筠的丈夫及时补位,无论是给孩子喂饭、换尿布还是哄睡觉,他统统来了个“大包干”,还把家里不到一岁的小家伙养得白白胖胖。
“有你真好!”丈夫的并肩战斗让王竹筠没有了后顾之忧。
大年初八,多数人还在享受延长假期的时候,王竹筠和同事们就已提前回到了办公室,他们将乐山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发回的《战疫日记》编辑发布,让普通市民也体会到了最前线的艰辛与感动。
连续近一个月的超负荷工作让王竹筠很是感慨:“我们不能第一时间奔赴新闻发生地,但是可以第一时间发布群众关切的问题,我们其实始终与一线同事并肩战斗。”
受众在哪里,新闻舆论传播的阵地就在哪里。在新冠肺炎疫情步步紧逼的时候,乐山各条新闻战线上的“娘子军”迅速集结、冲锋在前,她们用笔触和镜头,讲述着动人的乐山战“疫”故事:肺炎疫情突发,乐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思奕走进农村,拍摄乡镇取消赶场后的寂静与期待;关注疫情期间市民出行问题,乐山日报社记者宋雪来到高铁站和汽车站,及时发布最新交通出行信息;神秘的城南病区如何运转?里面的医生护士平日里怎样工作?乐山广播电视报记者谭莉、熊春鹰、杨莹亲临其境,为广大读者带来12个时辰的深度聚焦……
在乐山战“疫”新闻第一线,始终有这样一群柔美而坚定的身影,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也是记者,无论发生什么,她们一直都在现场。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开出“药方”精心“护理”苦练“内功” 攀枝花市出台政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攀枝花开。(特约摄影师王东摄)天民钛业开足马力生产。(特约摄影师王东摄)恒豪铸造正常运行的高钛铸造铁生产线。领鲜农业诚信...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