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记市优秀乡村教师刘红梅

攀枝花日报 2019-09-05 11:25 大字
编者按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近年来,攀枝花市广大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扎实推进全市乡村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刊发攀枝花市优秀乡村教师、乡村校长的感人故事,倡导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牢记使命,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勇于创新,为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清瑞 本报记者 彭春梅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9月3日,东区银江中心学校六年级一班的语文课上,教师刘红梅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将课文《草原》讲解得栩栩如生。

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突出的教学业绩,2019年,刘红梅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乡村教师。

因为热爱选择教书育人

“我家是仁和农村的,从小就很喜欢老师,也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高中毕业,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育人。”刘红梅很好地诠释了“长大后,我就成了您”的故事。

2010年9月,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红梅来到东区银江中心学校,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她很快适应了乡村教师的生活,而且在课改方面表现出了优秀的功底。

如今,刘红梅已成长为银江中心学校教科室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一次又一次,刘红梅站在区级、市级、省级甚至全国的优质课评比讲台,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彩色的非洲》在2012年“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现场说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农村数字教育资源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获四川省2014年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运用评选一等奖;《富饶的西沙群岛》获2016年市农村中小学数字资源运用赛课一等奖。

主动申请参加“百村支教”

2015年,刘红梅主动申请参加全市的“百村支教”,到米易县垭口中心学校支教一年。那年,她的孩子才两岁。(下转4版)

(上接1版)“忙起来了,就顾不上家里、顾不上孩子了。”支教期间,刘红梅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在教学工作中,她积极践行新课改,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并完成了支教教师的教学指导任务,经常做示范课、观摩课,对垭口中心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教学示范。《雪孩子》《菜园里》《荷叶圆圆》等公开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5-2016学年度垭口中心学校全体教师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一年支教工作是短暂的、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值得的。刘红梅被评为攀枝花市第四批优秀支教教师。

5篇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

聊起课改,刘红梅显示十分兴奋。“课改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东区银江中心学校教导主任杨晓芹眼里,刘红梅的课改、教研计划非常详细,课改方案很详实,而且操作性很强。

刘红梅不仅积极参与制定并践行学校的课改工作,还积极撰写论文,将课改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交流学习。从教9年,刘红梅有5篇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分别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媒体运用》《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化》《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型模式的运用》《数字资源为语文课锦上添花》。

新闻推荐

“天府杯”创业大赛创业创富组决赛 眉山市再获佳绩

本报讯(记者王允浩)近日,四川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创业创富组决赛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举行。眉山市推荐项目——学校食品...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