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十余载 无悔付出盼成才 记攀枝花市“最美家庭”杨安顺、唐生莲家庭

攀枝花日报 2019-03-27 11:01 大字

□本报记者 周琴

这对平凡的夫妻资助了30多个傈僳族孩子,让曾经失学的孩子重新回到教室学习,然后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3月13日中午,记者在米易县保障性住房海棠花语小区见到杨安顺、唐生莲时,他们正准备趁着午休时间,去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看看资助的学生贺村树。

结缘新山 倾情帮助

“贺村树家住新山村半山上,因为交通不方便,他父母很少到县城。”杨安顺告诉记者,“我们有空时,就会去学校看看贺村树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还需要哪些帮助。”

2017年,杨安顺夫妇到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开展捐资助学时“结缘”贺村树。贺村树的父母是当地农民,全家靠种植一些农作物为生。贺村树有个患病的姐姐已病逝,由于看病花费较大,家里十分困难。当贺村树考上了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时,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真是喜忧参半。

贺村树渴望读书的眼神以及走出大山的朴实愿望,深深打动了杨安顺夫妇,杨安顺积极给贺村树父母做工作,并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你们如果愿意让娃娃出去读书,那我们再联系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筹齐学费资助娃娃继续读书,而且一直帮助他走出大山,带你们一起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其实,贺村树只是杨安顺夫妇资助的其中一名傈僳族孩子。从2005年起,杨安顺夫妇倾尽全力帮助傈僳族朋友,资助的孩子已达30多人。在新山村的傈僳族群众眼中,杨安顺夫妇就是“活雷锋”。

虽不宽裕 定会坚持

其实,杨安顺的家庭并不宽裕,杨安顺在米易县客运中心工作,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结婚20多年来,妻子唐生莲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三口居住在单位分配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内。

为了补贴家用,杨安顺只好在单位附近的空地里养鸡。“我不抽烟不打牌,有时有点加班费,还有写诗的稿费、奖金,我都拿来帮助孩子们了。妻子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她很支持我。”尽管经济不宽裕,一家人还是对热心助学达成了共识。

杨安顺、唐生莲夫妇坚信知识是改变贫困学子命运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10多年来他们坚持捐资助学,每当看到资助过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回报社会,都给予了夫妻俩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动力。

新闻推荐

谱写科普惠农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晏洁)记者从市科协获悉,目前,全市共有农技协会122个、会员4.8万户,带动农户9.5万户,基本覆盖全市农业优势产业...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