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面子”,才真正有“面子” 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破除旧习树新风

攀枝花日报 2018-12-03 06:46 大字

□李桂明 本报记者 晏洁 徐杨

杀年猪的时节又到了,喜庆的气氛在米易县白坡彝族乡弥漫开来。

在农村,杀年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许多村民还要请人看黄历,选好日子以讨个彩头。在白坡彝族乡,杀年猪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交”,乡亲们每逢杀年猪这一天,都要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吃“刨汤”,过去,村干部也是受邀请的对象。

这段时间,又有不少村干部接到了热心村民邀请吃“刨汤”的电话。以往,村干部碍于情面不好推脱,总免不了答应群众的邀请,但如今他们却大大方方地婉言谢绝了:“对不起啊,乡上现在有规定,村组干部不能到非亲属家吃‘刨汤’,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抽时间我们可以坐下来摆摆龙门阵。”

“最开始时抹不开‘面子’,话说不出口,但这一年来,已经习惯了。”受邀的村干部如是说。

白坡彝族乡党委书记李必胜介绍,白坡群众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请吃“刨汤”,有时一次就能吃掉半头猪。“试想,全乡共10个村,平均每个村有7名村组干部,这就是70个人,一个人吃上四五次,这就是三四百次,按照每人每次‘吃’20块钱来算,至少也得7000块钱。”李必胜说,小花费也能累积成大浪费,另外,村组干部经常出现在饭桌上,也影响了形象,不利于工作开展。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农村一些地区,请客吃饭已经逐渐演变为“好面子”的攀比行为,这种攀比,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近年来,“当兵酒”“状元酒”“月米酒”“搬家酒”“换裙酒”“生日酒”等各类宴席层出不穷,甚至有群众因为参加这些莫名其妙的酒席,一年竟然能送出1万多元礼金,为了把送出去的礼金“收回来”,他们只得借各种名目办酒席,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去年以来,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纪委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从村组干部抓起,明确规定不准村组干部参与非亲属间的吃请。村组干部自家办红白喜事,也不能大操大办,渐渐地,村民们感受到了新的风气,大家纷纷效仿,“攀比办席”的现象逐渐消失了。乡纪委还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召开群众座谈会、村务公开等方式,多次告知村民相关规定,用铁的纪律帮助村组干部在群众面前树起一面人情“挡箭牌”。这样一来,村民们不再频繁邀请村组干部吃饭,村组干部也有了拒绝村民邀请的“底气”,有力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据白坡彝族乡纪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乡各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办酒席需向红白理事会提出申请,红白理事会根据办酒席的事由,酒席的规模、菜品、宴请对象及送礼尺度等进行“审批”,如果谁家不按规定进行操作,将会被列入不诚信名单,在全村范围内进行通报。村组干部办酒席更为严格,在向红白理事会申报前,必须报乡纪委审批,否则将按照党规党纪和村干部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一系列移风易俗的“组合拳”,改变了过去的陋习,全乡干部群众拍手称好,乡亲们说,乡风文明才是真正有“面子”。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基本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

本报讯(记者周琴)日前,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攀枝花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累计投入近40...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