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石镇的乡村振兴“智囊团”

攀枝花日报 2018-08-12 05:24 大字

□特约通讯员 周明艳 本报记者 周翼

振兴乡村,必先实现“人才振兴”,让懂农村农业、懂经营、懂市场、懂技术的乡村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培养人才、利用人才,补齐农业技术短板?米易县得石镇充分依靠“支部+协会+企业+农户”的作用,在推动晚熟芒果、核桃、野生山药种植、黑山羊生态养殖“四个基地”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本土化、实用型的“智囊团”,助力乡村振兴。

老师教学生学

打造本土产业“智囊团”

近日,走进得石镇大田村,上千亩芒果树郁郁葱葱。“大田村从10年前开始大面积种植芒果,现在种植面积有4500亩左右,去年全村依靠芒果就有820多万元的收入。”大田村村主任李富权说,虽然种植时间较长,但真正实现增产增收却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以前就知道种芒果赚钱,但每年收获的时候芒果质量都不太好,只能干着急。”

如何破解有产业却效益低的难题?得石镇通过深入分析当地产业发展瓶颈,全面掌握全镇产业布局现状,研判产业特色化发展前景,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缺少技术。

围绕户有“能人”、组有“骨干”、村有“土专家”的目标,得石镇明确了聘请“技术服务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增强产业专业化的路子。村党支部带头帮助聘请技术专家,结合农民夜校、入户走访、“四好村”创建等工作,将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在全镇范围分类别分层级开展技术服务。

“有了老师教,我们都要当好学生,从果苗栽种到维护,从果实套袋到施肥,一样一样学。”如今的李富权已经成为村里有名的“土专家”,不仅自家的45亩芒果长势良好,还时常在村里的农民夜校给其他村民“上课”。

依靠“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得石镇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操作、镇内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通过捐赠生产物资、专家驻户指导、评比技术能人等激励措施,培养“观念新、懂知识、会技术”的“明白人”,逐渐打造出一支高水平、本土化、实用型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全镇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人才多产业兴

助力乡村振兴“上高速”

得石镇的“人才振兴”计划很快收到了成效。2017年,得石镇依靠产业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镇贫困户年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的135户,占全镇贫困户的64.59%。目前,得石镇充分发挥“支部+协会+企业+农户”的作用,围绕打造二滩旅游环线节点镇思路,在晚熟芒果、核桃、野生山药种植、黑山羊生态养殖“四个基地”建设目标上持续用力,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推进诚信建设,形成“阳光米易 得石芒果(山药、鹧鸪蛋)”等区域品牌。

不仅是芒果产业销量和产值节节攀升,山药产业也同样焕发出新的生机。央视7套《科技苑》栏目曾以《躺着长的山药》为题,报道了得石镇山药产业助农增收。如今,走进得石镇黑谷田村,依靠技术研发出的“悬空”山药又成为“新宠”。

“悬空”栽培山药的发明者名叫严国成,也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之一。“我先是学习传统山药的种植技术,然后自己慢慢钻研,研究出了这种把山药种植在房顶上的技术,”严国成说,“这样种植一是方便采收,二是一次栽种后通过追肥可以管好几年,不用年年栽种,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

有了产量和质量的保障,作为“观念新、懂知识、会技术”的“明白人”,大田村村民王俊文如今思考的是如何拓展农产品的销路。“单纯依靠外地人来收,很难满足大家增产增收的期望,所以我决定用互联网拓展新的市场,”王俊文不仅开了自己的淘宝店,还成了时下最火热的微商队伍中的一员,“我去年线下销售额有10多万元,而网络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

随着销量的增长,自家芒果产量逐渐满足不了市场,王俊文开始帮着村里的其他人销售,还聘请村民帮着收货、打包,实现了自己富裕到带动村民富裕的转变。如今,得石镇的“智囊团”正不断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驶上“高速路”。

新闻推荐

5男童玩耍溺亡敲响安全警钟

□王恩奎7月30日18时23分,四川米易县湾丘乡麻窝村四社一村民发现一水塘边有五双鞋,疑似有人落水,随即报警。针对“四...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