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供电公司着力破解“水源一公里”问题,助力群众脱贫奔康 水源在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8-01 06:55 大字

“电通了,庄稼和果树再也不怕没水‘吃\’了,致富奔小康更有信心了!”7月18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迤资社区火山村民小组的一块玉米地里,身着民族盛装的几位村民载歌载舞,庆祝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电通到了田间地头。

电力服务“三农”

“绿色通道”直达田间地头

“家里住在小火山,抬头望见老高天,低头望见金沙江,出门三步泪汪汪。”曾经村民们自编的歌谣道尽了饮水困难。

地处偏远的火山村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虽然距离奔腾的金沙江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但全是悬崖峭壁,引水、取水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村民几乎每家都有小水窖,当地有句话,“越是下雨,越要出门”,就是为了去水窖那里储水!近年来,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实施引水灌溉工程,但只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农业生产用水问题依然摆在大家面前。

为解决迤资社区火山村民小组等地农业发展缺水问题,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通过“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计成本,水源在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的工作措施,从大龙潭乡坝塘梁子1号公变新建0.923公里400伏线路,总投资11万余元,将动力电建至大坝梁子蓄水池旁,成功把动力电通到火山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

村民熊会伍高兴地说:“现在好了,电通到了地头旁,电闸一合,水就源源不断抽上来,太巴适了!”大龙潭乡迤资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云德表示,农业生产用电难题的解决,将支撑迤资社区大力发展蔬菜、芒果等优势经济农作物,帮助村民在致富路上加速飞奔。

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在三线建设中成长,与裂谷阳光同行,点亮了万家灯火,电绿了荒山河谷。火山村只是攀枝花供电公司电力服务“三农”,实施“绿色通道”助农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在攀枝花米易县撒莲镇湾崃村,当地村民为米易县供电公司立了一块抗旱保电碑,这块碑饱含着老百姓对电力工人的深厚情谊。8年前,攀枝花遭遇50年难遇的干旱,让撒莲镇14000余亩农作物急需灌溉,该镇的湾崃村位于红旗大堰的最尾端,缺水问题尤为严重。供电公司在第一时间花费40多万元架线通电,为田间地头的57台抽水泵提供了电源之后,湾崃村才渡过了缺水难关。

电力引来“致富水”

落后山村变身幸福村

攀枝花是干热河谷气候,每年春季少雨干旱。那时,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攀枝花的电力工人顶着烈日立杆、架线、检测设备的身影,他们忙着给芒果基地、现代农业蔬菜基地送去“及时雨”。

带领混萨拉村走上种植芒果致富路的李德告诉记者,离开了水,根本种植不了芒果。从1992年开始,二十多年过去,混撒拉村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9000亩,成为攀枝花种植芒果面积最大的村,这离不开攀枝花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

水是生命之本、电是致富之源,电,架起农民的致富桥。“以前,我们根本不敢想可以用金沙江水种芒果。”李德说,当年,正是在攀枝花供电公司不惜代价、不讲条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提灌站把金沙江水引到4000米开外的混撒拉村,让昔日落后的山村,变成芒果遍山、瓜果飘香的幸福村。

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和金沙江干热河谷,海拔高差大、山高坡陡、总体缺水且分布不均。为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水立方”革命,破解了制约农业生产的“水源一公里”问题,通过“水源在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的举措,解决田间地头供水难题,帮助攀枝花发展热带、亚热带错时、错季特色立体农业,河谷坝区种蔬菜,二半山区种水果,高海拔地区种经济作物。2017年,芒果产量51万亩,亩产值1.5万元,成为全国四大芒果产区之一,早春蔬菜22万亩,亩产值2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36元,居全省前列。

(杨国梁 方昱)

新闻推荐

连续8年成功举办夏令营 为孩子播种梦想的种子 ——写在2018年米易县“不忘初心·逐梦前行”青少年公益夏令营开营之后

夏令营启动仪式现场。□特约通讯员周明艳本报记者周翼文/图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7月25...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