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建成万亩稻菜轮作基地 田型调整带来“致富经”

四川日报 2018-07-18 06: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代强)7月16日一大早,攀枝花市米易县垭口镇安全村党支部书记曾茂宏开着车,载着村里几名专合社成员,到米易万亩稻菜轮作基地,查看种在100亩试验田中水稻的长势。新种子、新化肥经过试验,然后在这片基地推广。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6万余元,居全县前列。

曾茂宏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部署要求,我们要把这些部署落到实处。

“基地核心区域,包括安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另外还有安宁河对面撒莲镇部分村组,共1万多亩。”垭口镇党委副书记郭志华说,2009年前,这里的农田,还是呈零散分布状态,大大小小1000多块,农民各种各的。这样的田型,不适合机械化作业推广,更不利于高效节水灌溉。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田型调整项目开始在此实施。条块化的农田被整合成更大、更平、更规整的农田,建成灌溉沟渠、机耕道、种植大棚等,形成标准化生产基地。

“安全村成立了专合社,采用‘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推动基地产业发展。”郭志华介绍,根据气候特点,基地每年5-9月种植水稻,10月至次年4月种植早春蔬菜,形成稻菜轮作生产方式。水稻产量从500公斤/亩提升到1000公斤/亩,蔬菜亩产值从1万-2万元提升到3万-5万元,最高7万元。

米易县是国家南菜北调基地,这片基地是主要菜源,90%以上早市蔬菜销往重庆、成都、西安等地。

安全村2200余名农民,是这片基地的直接受益者。曾茂宏说,基地建成后,为提升农民种植技术,专合社请来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进行科学种植相关技术指导。过去单一的作物品种得到扩展,基地已种植有青椒、番茄、茄子、玉米等。

“现在最重要的是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曾茂宏介绍,他们在大棚里安装了很多摄像头。通过这种联网系统,统一收集大棚里蔬菜苗生长所需的光、温、水、气、肥等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一旦生产环节出现任何异常,系统会发出警报,并作出相应处理。“现在基地附近交通条件越来越好,生态环境优越,可以大力发展‘康养+农业’。我们已与一家公司初步达成约定,在基地附近建一个300亩左右的葡萄基地,打造一个集农业观光、康养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康养综合体。”

新闻推荐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考察团莅攀考察 李建勤王波会见 刘长利带队 黄正富陪同

本报讯(记者刘鲲)7月3日至5日,攀枝花市友好市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长利、副主任杨莉率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和部...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