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云的攀枝花土司研究及其他

攀枝花日报 2018-07-04 08:20 大字

□张亮 

对于攀枝花乡土文化的研究者而言,赵孝云这个名字屡屡出现在他们面前。他的《金沙江畔马蹄声》《攀枝花乡土》等著作成为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书。今年,赵孝云的《攀枝花土司》一书出炉,再次引发了读者对攀枝花人文历史的关注。

藏族土司文化曾经产生过重要的文学著作,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尘埃落定》是小说,《攀枝花土司》是史学著作。根据赵孝云的考证,土司制度在攀枝花这块土地上已经存在近七百年。攀枝花有这样厚重的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让人惊讶。

只有恰当的认知,才是我们评述赵孝云的攀枝花土司研究时的正确态度。赵孝云运用了“系统——结构”方法来研究攀枝花土司。在梳理明清史料基础上,赵孝云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对攀枝花土司进行研究,避免了僵化、教条的论断。

对于攀枝花土司来说,他们最初都不是当地的土著民族首领或部落酋长,大多是随朝廷军队征战的外籍部将,因军功封官封地。从名称也可见一斑,比如迷易守御千户所千户、中所司千户所千户等。这个千户在明代是正五品的武官。清朝时也在我国西北、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土官中设置千户一职,正五品,管理所辖部族及士兵。时间一长,这些外籍部将就成了土官、土司了。

在对攀枝花土司的研究中,赵孝云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参与精神。对攀枝花土司做了总的概述后,赵孝云历时数年,在走访了米易白马镇张土司后人、会理县刀土司后人、普威吉土司后人等基础上,分篇目挖掘出了这些土司的史实。这些家族随着土司制度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一度家道中落。但在后记篇里,赵孝云经过多方走访,写出了土司后人们现在的生活状况。红格刀土司的后人说:“祖宗的辉煌历史时时刻刻都在激励我们奋发图强,与时俱进。我们也以此教育下一代,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这些土司的后人们或是教师、或是企业家、或是公务员,在当地都有好的名声。

在赵孝云的著作中,我看见了一点,文章重史实、讲文法。他喜欢说的一句话叫“文史不分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都想着借助他书中的史料去述说故事,但这个愿望迟迟没有成功。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我的懈怠,而是他的文章也兼有文学性,如果我改写的文章内核是他的,句子是他的,那就没法改写了。从《攀枝花土司》展开来说,文学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新闻推荐

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接受市级督察

本报讯(记者周翼)6月19日,米易县2018年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接受了市级督察。当天,市扶贫移民局、仁...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