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坚守 书写人间大爱
张平在刷防虫石灰水。(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周翼
“老张可是个大好人,应该报道一下。”
“他帮助李定发家已经十年了,很不容易。”
“他平时就热心得很,听说他最近又在帮助一个学生。”……
12月12日,听说记者要采访张平热心助人的故事,他的同事们十分热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自己对张平的评价。
见到张平时,他正在给行道树刷防虫的石灰水,橘黄色的环卫工马甲上沾了不少石灰水。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憨厚的园林工人,用十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份人间大爱。
偶遇——
普通人走上公益之路
2008年12月20日,是一个让张平印象深刻的日子。这天,张平在东区发现一位盲人带着一位老奶奶坐在路边乞讨,上前交谈后,张平得知,这名盲人叫李定发,家住米易县柳溪村6组。张平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残疾证后捐了30元钱,因为天气较冷,李定发身上的衣服很破旧并且单簿,张平顺手将自己的外衣脱下,给李定发穿上。
多数善举到这时都会画上句号,但张平没有。半个月后,张平第一次走进了李定发家,老旧的土坯房和昏暗阴冷的房间让他深有感触。从那时起,李定发每次在米易县城唱歌乞讨,张平都会为他买一瓶矿泉水,并捐上数额不等的现金。有时候李定发来不及去吃饭,张平还会为他送去馒头或者炒饭,周围没人时,就跟他聊聊天,了解家里的情况。
李定发向张平讲述了他伤残的经过和带着母亲在外乞讨的经历,听说母子俩到过仁和区、东区、西区、盐边县、德昌、会理、会东、华坪等地,张平被李定发的坚强感动了。他承诺,会承担起救助李定发家的重担,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家访,根据实际情况为他购置生活用品、用具、粮油、衣裤等物品,渐渐地,两人关系越来越好。
2008年至2017年,张平共到李定发家家访了60次,李定发外出乞讨时,张平会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叮嘱其在外注意安全。张平已记不清到底给李定发送过多少物资和现金了。“能帮助别人就说明自己对社会还有用,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行为露出笑脸时,心里是幸福的。”张平说,这条路自己会一直走下去。
“张大哥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他的无私帮助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气,我会好好照顾我妈,努力把日子过好。”因为张平的善举,李定发愈发坚强。
坚持——
更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
张平在日记中写道:“2017年1月10日,救助李定发快坚持不住的时候,一部名叫‘远山的呼唤\’的电视剧感动了自己,于是继续走在了爱心救助的路上。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爱心队伍,我觉得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最重要的是要感谢家人和孩子的支持和理解,能走在帮助别人的道路上,我很幸福。”
事实上,这条公益路并不平坦。
张平只是一名普通的园林工人,每个月仅1380元的工资,好在爱好写作的张平每月能得到一笔稿费,偶尔有作品参赛还能拿到一笔奖金。但即便这样,孩子的学费加上一家人的开销,张平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平救助李定发的事情慢慢地传开了,许多素不相识的人默默加入到帮助李定发的队伍中。
今年国庆节期间,米易县电力公司职工汪剑和几名外地游客一起找到张平,希望能对李定发提供救助。10月3日,张平带着汪剑一行来到李定发家,为他送去猪肉、蔬菜和水果等物品。几名外地游客还特意送上月饼,表达对李定发一家人的祝福。
10月20日,成都高建环卫公司职工徐玲在张平的带领下找到李定发,为他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并表示会持续关注和帮助李定发一家人的生活,希望他的日子能越过越好。进入12月,又有4位外地游客找到张平,希望能为李定发一家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知道的这件事,但能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帮助李定发,我非常高兴,”对张平来说,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救助李定发的队伍中,并不意味着自己肩上的担子变轻松了,“他们的加入增添了我的信心,让我坚定了尽力去帮助别人的心。”
“优秀环卫工人”“文明市民”“爱心公益人士”“文明公民”……一系列荣誉肯定了张平的付出,也激励着他在公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今年9月,张平主动联系上“阳光微助学”团队,对一名贫困学生展开帮扶,承诺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
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
张平以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将越来越多的爱心汇聚到阳光花城,让李定发的“冬日”变成“暖春”,也给了许多在公益道路上徘徊不前的人坚定向前的力量。
新闻推荐
□张晓雪必须承认,是那场寒流第一次调换了米易四十年来满满的日光。以至于我没有像枇杷和火龙果那样,与终日的朗照相互眷顾。天空向西北移动,风被乌云...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