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圆梦路上 感恩有你

攀枝花日报 2017-09-15 11:47 大字

□本报记者 彭春梅 程桂英 梁芝羽

实习生 秦智凤

9月10日,2017“圆梦行动”受助学子张同带着攀枝花人满满的爱,踏上了去往天津的求学路。和张同一样,今年全市共有33名学生获得“圆梦行动”资助,金额达45.642万元。

爱心放飞理想,成才回报社会。从2005年起,市总工会和攀枝花日报社联合开展“圆梦行动”,吸引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参与。他们的慷慨解囊,解了众多贫困学生家庭的燃眉之急;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无数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想;他们的爱心接力,让一笔笔善款从四面八方汇聚……13年来,“圆梦行动”已累计收到捐款1546.33万元,帮助1352名学生圆梦大学。

一份坚守十年的爱心

家住米易大山深处的张同,今年以562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师范大学,但因家庭困难对大学望而却步。张同参与了2017“圆梦行动”,她自强不息、励志求学的故事在《攀枝花日报》刊登后,感动了不少爱心人士,市荣昌化工有限公司承诺资助张同大学4年的学费。

张同只是市荣昌化工有限公司资助的其中一名贫困学生。2008年,市荣昌化工有限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圆梦行动”,每年资助2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10年来,不管企业面临什么困难,都始终践行着当初的诺言,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截至今年,该公司已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40万元。

“感谢‘圆梦行动\’,感谢那些帮助我和姐姐的好心人……”5年前,张同的姐姐张丹同样也是在“圆梦行动”的帮助下得以圆梦大学。姐妹俩约定,无论今后遇到多少困难,一定会好好学习,用爱心回馈社会。

一段延续恩情的故事

圆梦路上,感恩同行。8月18日,2017“圆梦行动”收到一笔来自国外的4000元捐款。转账人名叫王登金,是2007年“圆梦行动”受助学生,现在日本工作。

王登金是仁和区中坝乡人,10年前,因为家境困难,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一筹莫展。在“圆梦行动”爱心人士无私的帮助下,他如愿完成大学学业。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参与到“圆梦行动”中,每年“圆梦行动”,他都会关注贫困学生的报道,再从中选择资助对象,至今已有7年。在尽自己一己之力的同时,他还动员身边的朋友一起献爱心。截至目前,他和朋友已累计捐款近3万元。

“是‘圆梦行动\’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王登金告诉记者,现在他在日本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经济状况逐渐好了起来,已经有能力帮助别人,“我会一直关注‘圆梦行动\’,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一根传递多年的接力棒

四川雪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捐助罗瑞翎、鲜雨岑4年大学学费,每人每年5000元;杨先生捐助符金花4年大学学费,每年5000元;邱女士捐助纳万蓉4年大学学费,每年4100元;卢先生捐助刘钊沁4年大学学费,每年5000元;唐先生捐助胡燕每年2000元学费、每月200元生活费,捐助期限4年;市联银工贸有限公司捐助李鑫、李宴4年大学学费,每人每年5000元;曾女士资助严文林读完大学,每年定向资助5000元……今年“圆梦行动”启动以来,市总工会每天都会收到捐款的消息,一笔笔爱心捐款,一份份爱心承诺,让众多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每次采访捐款情况,记者都会被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感动:他们中有连续11年向“圆梦行动”捐款的退休教师李朝曼;有连续3年向“圆梦行动”捐款的12岁女孩罗兰;有连续多年向“圆梦行动”捐款的明先生、杜汉芝、王辉荣……他们的一次次无私奉献,让“圆梦行动”的爱心接力棒得以不断传递。

一项大爱无疆的公益事业

爱心助学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市总工会始终把开展助学帮扶作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4年,市总工会开始在全市实施“寒窗助学”行动;2005年,市总工会与攀枝花日报社联合开展公益助学“圆梦行动”,助学活动由工会自筹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

今年,市总工会各种公益助学行动继续以“决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宗旨,努力实现对城乡贫困学生应帮尽帮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市总工会提前安排部署,认真摸底排查确定帮扶对象,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了助学行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新闻推荐

火的热情 水的情怀 ——记东区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理论教育股股长冯明仕

□本报记者彭莉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深夜的宁静。冯明仕立即带上摄像机和照相机,赶往环境问题整改现场。自今年7月主动申请到东区环督办协助新闻宣传工作以来,不分昼夜的忙碌已然...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