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捍卫美丽攀枝花新形象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攀枝花实践(下)

攀枝花日报 2017-09-02 06:48 大字

□本报记者 谭建红

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04年的16%提升到2016年的100%;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综合治理迹地、破损山体、石漠化土地及植被恢复等1.66万公顷,新增(改建)绿地2.45万公顷……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在攀枝花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捍卫着攀枝花“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阳光花城”新形象。

治气:呼吸畅通更自由

作为工业城市,攀枝花的空气质量曾经一度为人诟病,甚至还戴上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如今,“蓝天白云”已成为攀枝花最常见的风景。

美的嬗变,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努力,打赢了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治气首先在影响空气质量的重点领域打响攻坚战,以攀钢等大型企业为重点,采用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的BOO模式,对攀钢1号、2号、6号烧结机开展脱硫治理,综合脱硫率从以前的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对钢城集团米易白马球团有限公司等70家重点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攀枝花市还制定出台了《攀枝花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重点行业烟粉尘治理实施方案》《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进西区区域污染综合整治、大宗物料运输方式转变、黄标车和燃煤锅炉淘汰、大气污染源深度治理、扬尘污染整治等工作,全面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线建设与检测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160余个大气污染减排项目,完成33家企业扬尘污染治理,城市建成区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11台,建成5家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

治水:一江碧水穿城过

浑浊、泛黄,曾是市民对金沙江的印象。如今,金沙江变得清澈起来,呈现出一江碧水穿城过的景象。

近年来,攀枝花市印发实施了《攀枝花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攀枝花市实施方案》《攀枝花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完成了《攀枝花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编制、攀枝花市年度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等工作。实施了金沙江城区段沿江污染整治和景观打造工程,开展了纳拉河、马家田沟、摩梭河、仁和沟、安宁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对包括攀钢钒业公司水处理系统在内的66家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65家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挂牌督办,加强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监管、监测力度,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开展国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等监测工作,确保水质达标;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和监督管理,推进替代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工作。

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削减比例分别为14.3%、15.2%、21.99%。通过实施炳三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江南片区渡口桥至密地桥之间入江生活污水收集项目建设、清香坪污水处理厂污水主管网改造等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年处理能力由2012年的5073.5万吨提高到2016年的6533.5万吨。

2016年,攀枝花市全面实行河长制。目前,三级河长制体系构建完成,全市共设立市级河长10名,县(区)级河段长73名,乡(镇)级河段长120名,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对侵占河道、围垦湖畔、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保持良好,地表水国、省控断面达标率100%,金沙江和雅砻江攀枝花段水质均为优。2015年金沙江满足Ⅱ类断面比例较2010年上升26.7%,二滩水库水质优良,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治土:生态修复满山绿

作为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攀枝花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全国极重要的土壤保持区,肩负着为长江中下游提供生态屏障的守土之责。

如何强化长江上游水土涵养,促进生态资源保护?2012年,攀枝花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以全国首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为契机,以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采取“背土上山、掘井取水、太阳能提灌”等措施,开展大规模绿化攀枝花行动,加强裸露工矿迹地、破损山体等“硬骨头”的生态植被恢复,开展工矿废弃地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对排土场、尾矿库、采煤沉陷区进行绿化、复垦,完成攀煤采空区、广厦采石场、龙蟒尾矿库、青杠坪尾矿库、二滩粘土矿等50个矿山迹地的生态治理,恢复植被面积928公顷;全面实施金沙江河谷区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推进人工造林和封山抚育,加快消灭荒山、荒坡、荒地;以建设“绿色矿区”为抓手,实现废弃地复垦、生态环境提升和促进发展互利共赢,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林分结构得到改善,与城区森林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环城森林生态景观圈初步形成。

2013年以来,攀枝花市综合治理迹地、破损山体、石漠化土地及植被恢复等1.66万公顷,建成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新增(改建)绿地2.45万公顷,形成了“金家村模式”“席草坪模式”“西佛山模式”等特色防治模式。2016年,攀枝花市森林覆盖率达60.3%,昔日“荒山秃岭的三线工矿城市”变成了如今“林茂花繁的中国阳光花城”。

新闻推荐

首次用微信送达开庭材料

本报讯(王锡怀报道)近日,米易县人民法院法官首次尝试用微信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取得圆满成功。该院在办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了解到,被告张某在新疆打工,无法及时送达相应的...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