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刷铺做学徒

华西都市报 2018-04-17 03:19 大字

富兰克林一家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不安分因素。最初,若西亚为了宗教信仰自由,带着家人背井离乡。他的长子出生于波士顿,名字也叫若西亚,长大后违背了父亲想让他当学徒的愿望,独自一人跑去航海,自此下落不明。至于其余的儿子,则经常吵架,尤其是儿子詹姆斯,那时的他已经学会了印刷技术。现在,年幼的本杰明又一直抱怨店里的工作,老是威胁说要追随他的长兄若西亚,出海去体验水手的精彩生活。

在那个独裁的时代,作为父亲的若西亚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领着本杰明,走遍波士顿的各个作坊和锻造厂,就为了让本杰明亲眼看看木匠、细木工、瓦工、锡匠、餐具制造者以及其他工匠的劳作情景。开始的时候,若西亚想让本杰明到他堂哥塞缪尔·富兰克林的刀具和剪刀作坊做学徒,但是塞缪尔要收学徒费。最后,若西亚决定让本杰明去他同父异母哥哥詹姆斯的印刷铺当学徒,本杰明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顺从了父亲的要求。

詹姆斯·富兰克林那年21岁,前一年刚刚从伦敦回到波士顿。他在伦敦各大印刷铺学会了熟练的印刷技术,还带回了好几箱铅字模和一台印刷机。凭借这些技术和设备,他成了一位商业文件印刷商和一位文具与印花布料零售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富兰克林一家此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本,或者至少可以说,他们积累的资本,足以为他们博得显赫声望。在那个时代,新型打印机和铅字模的价格,可能高达200法郎—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工匠五年的总收入。

印刷机是一项真正的革命性技术发明,对整个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甚至超过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欧洲各国的君主和教会高层,一开始就对出版业保持警惕态度。17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除了伦敦市区和著名学府里的几家印刷铺获得正式许可外,英国国王禁止开设任何的印刷铺和铸字厂。即使是到了18世纪,相关的出版审查制度仍然十分严格。对作家和出版商而言,监狱、罚没和破产都是真实存在的威胁。如果一个人发表的文章被判定是反对当权者的叛国言论,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被流放殖民地。

美国早期殖民地的做法与之相反。早在英国各大城市尚未获得出版许可之前,出版业就已经在波士顿、坎布里奇、费城和马里兰殖民地的圣玛丽市开始兴起。1693年,英国取消对伦敦以外其他城市的报业出版限制,纽约市的第一家出版社宣告成立。殖民地的报纸业是印刷业的自然产物。

当然,报纸的出版还是需要获得相关许可—如未获许可,很快就会被取缔—但是,报纸给人们带来了生动的阅读体验。通常情况下,报纸文章对当权者的批判也极为谨慎。

报纸不仅记录了当地的新闻事件,而且还报道了其他殖民地的政治活动、自然灾害和商业发展情况。野心较大的出版商还联合其他城镇的印刷厂,刊发伦敦的杂志与报纸早在数月前就已登载的新闻。与此同时,印刷厂开始更加紧密地跟进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步伐。所有印刷厂都能提供印刷商业文件、销售票据、合同文书、遗嘱、契约等系列服务。随着普通市民越来越深入地参与殖民地的管理事务,印刷业务的流程开始日趋标准化。

然而,詹姆斯·富兰克林发现,波士顿的众多印刷厂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这导致波士顿的印刷业难以形成繁荣局面。1719年,富兰克林兄弟承办了《波士顿公报》的印制。当时,波士顿市仅有两份周刊类报纸,其中一份就是《波士顿公报》。然而,仅仅负责印制40次之后,富兰克林兄弟就失去了这份订单。 下期关注:学徒生活

新闻推荐

手机只是工具并非生活

陈霄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社交工具融入了每个人的生命,而手机成为现代人虚拟社交中最重要的移动设备。有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人每天与手机的距离不超过1米;53%的人起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