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怎么报仍得问问云知道
说到云,大家都不陌生,风轻云淡,风起云涌,这些词都和云彩有密切的关系,而“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些与云和天气有关的谚语,也都是千百年来民间智慧的结晶。昨天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观云识天”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话题。而在智能时代,大家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即时获知天气,那为何还要观云呢?据专家介绍,在目前,气象部门仍然将观云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内容,云的形态、高度等内容,对天气预报有着重要的影响。观云识天从来都是必要的,只不过方式在变化。以前地面观测是主要手段,后来有了卫星、雷达等,对云的观测尺度更大、范围更广。而地面观测也逐步从人工转为自动观测,并且观测角度不同,云的状态也不同。比如,最新卫星观测研究发现,从云顶上看积雨云,像开水一样“咕嘟咕嘟”在冒泡,这时下面就在下雨。这种云的观测对判断局地的天气系统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李汀认为,普通人的关注和参与会让这个话题延续下去,是人们了解气象、理解天气预报的一个契机。正如英国有个赏云协会是由非专业人士组成的,“观云识天”话题的发起,主要目的不是向群众科普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培养大家探索自然、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
怎么观云
1、肉眼——虽然精确度不高,但是观测员可以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做出一个合理整体的目测结果。
2、氢气球或者氦气球——通过上升时间到进入云层消失,来测算云层高度。
3、激光测云仪和云幕灯——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4、卫星——最新发射的风云四号,有14个通道,可以观测、收集更全面的数据。
(2014年之前,安徽省对云高、云量、云状的观测都属于人工目测项目,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取消了云状观测和13种天气现象人工观测。目前,安徽省部分台站已实现云高、能见度、降水类和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自动不间断观测。 )
教你识云:这些云“被冤枉了”
“这是‘地震云\’,预兆有地震要发生,那是‘核爆云\’,看起来好可怕,是爆炸了吗?”在网上或者朋友圈里,不时能看到这样的说法,很多人都会信以为真,向小记求证真假。经过气象专家的鉴别,其实这些都是被冤枉的。
“地震云”:其实是波状层积云或透光高积云
波状层积云——高度较低,呈波浪状排列的粗大云条,通常在强冷空气过境前出现,预示着天气将有大变化。
透光高积云——云层较高,云块较薄,轮廓分明,呈白色,有扁圆形状、瓦块状、鱼鳞片状或水波纹的密集云状,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云块间有明显缝隙。民间又称“鱼鳞云”,如果前期是高高的卷云或者前期云量不大,现在是“鱼鳞云”,并且云量越来越多,越来越低,意味着天气要转阴雨了;如果前期是阴雨天,现在是“鱼鳞云”,就说明后面天气要转好了。
“核爆云”:其实是砧状积雨云或超级单体风暴
砧状积雨云——形状奇特,通常是因为雷暴将云层推向大气层高处而形成的。
超级单体风暴——呈一个环形,中间是大风携裹着尘土和雨,一圈圈粗糙不平的云环绕周围。它出现在大型风暴系统的中心地带,旋转运动的云被集中,形成环形,在中间形成疾风暴雨。
记者苏艺
“预警平台”2.0版
新版本对积水的深度把握将更加准确,可以做到能够精确计算出某个涝点的积水深度是多少,这样可以给排水部门作出更加准确的提示和预警。
可以在雨水到来之前进行模拟,在城市道路的立体图上对可能出现的积水作出模拟。
易涝点可以植入导航图中,在地图上将这个涝点积水深度显现出来。
新闻推荐
英国医院开始启用一种可以吞咽的迷你智能体温计,更精确监控患者体温。它如同一粒普通药丸,患者吞下后,体温计经过消化道,内置传感器探测体温,每隔30秒向手持监控设备发送体温信息。体温计通常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