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代“不为官员”众生相 □杨春云

达州日报 2016-05-20 22:22 大字

[摘要]□杨春云

武则天当政时期,三度拜苏味道为相,官居相位九年,是位擅长打太极、踢皮球的宰相。他熟悉典章制度,上朝言事不带奏章,善于向皇上陈奏,只凭口头禀报,侃侃而谈。此人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但出任宰相数年,朝廷政务却毫无建树,只是一味阿谀圆滑、屈从附和、取容于世。他做官原则是:做官处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否则,一旦出现差错,必然后悔,而且还会留下遭受处分和被谴责的后患。因此,凡事只模棱两可即可。因此人称“模棱宰相”。

开元年间,唐玄宗任命的宰相卢怀慎,品行端正,清正廉洁,尽管他身份高贵,府邸陈设用具却极尽简陋,衣服、器物从无金玉装饰,俸禄赐物尽散亲朋好友,妻儿却饥寒交迫。卢怀慎是个公认的清官,但却称不上好官,因为其在政务上毫无作为,是个典型的“不为”官员。他任职期间,能力与同殿名相姚崇不能同日而语,他将事务都推给姚崇,自己袖手旁观、概不问事,这位被讽为“伴食宰相”的人,竟然在相位上混了三年。

北宋神宗时,宰相王珪居相位16年,政务得过且过,无所建树,每遇朝廷大事,不动脑筋,不献策略,只会上情下达。其上朝呈送奏章,跪拜皇帝高呼“取圣旨”;皇帝批阅后跪接“领圣旨”;出殿见人“得圣旨”。事事依圣旨而行,惟上是从,世人称为“三旨宰相”。

北宋时期宰辅李邦彦,是个富二代,人称“浪子宰相”。此人放荡享乐,不理政事,他有三大爱好,一是踢球,脚法细腻、花样繁多,堪称“大宋梅西”;二是写荤段子,他写的新段子,由老鸨购得版权,唱给客人听;三是爱交际,他经常呼朋唤友,大摆筵席;他乐善好施,出手大方,接济进京赶考举子。他钻研关系学,擅搞人际关系,所以官运亨通,终成朝廷重臣。“靖康之乱”时,他为投降派奸臣之首,加速了北宋灭亡。

明宪宗皇帝不问政事,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刘吉等人在内阁和六部混日子,奉迎皇帝,勾结宦官,粉饰自己,被合称为“纸糊三阁老”和“泥塑六尚书”。刘吉精于营私、颠倒是非,置意见相左者于死地。因其不理国事,无所建树,屡遭言官弹劾,但他都能充耳不闻,凭着超强心理承受力,占据内阁18年,任首辅15年,世称“棉花宰相”。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越过虎门,攻占广州猎德、凤凰冈等处炮台,清朝巡抚叶名琛正在阅看武乡试,闻报后不动声色,断言十五日无事。原来他在总督衙门里建了一个“长春仙馆”,祭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一切军机进止都取决于占语。面对敌军,他的应对之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称作“六不巡抚”。他不积极备战,却依靠迷信来退敌,最终广州失陷,叶铭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在囚禁中客死他乡。

“为官不为”自古有之,这些庸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在其位不谋其政,被历朝历代的人们诟病和嘲讽,其造成的灾难,轻则朝纲废弛,重则祸国殃民。

新闻推荐

印度东部一原始部落首次通电照明

新华社孟买11月17日专电(记者聂云)生活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偏远山区的东加里亚空达部落日前告别了夜间无电照明的历史。据印度媒体17日报道,在印度政府与英国一家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东加里亚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