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修辞

兰州日报 2015-12-20 13:33 大字

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英国剧作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以及两首长诗。他创作的戏剧剧情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惟妙惟肖。他创作的十四行诗格律规整,用词优美,诗句绚丽,色彩丰富。他还创作了许多新的人物和新的概念,创造了许多新词和语句。无论是在他的戏剧还是诗歌中,他的创造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数百年以来,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也值得观察和品味,虽然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语言评价不一,但他们都公认莎士比亚的作品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语言词汇。

根据莎士比亚的生平介绍,他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因其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而被后世文人尊称为语言大师。他博览群书,通晓当时包括科学和文学在内的各种不同层次和领域的语言及思想观念。人们通过他的戏剧和诗歌作品感受到,他不仅了解欧洲历史上许多民族经典而杰出的作品,也熟知前人的英语文学作品,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元素。这些作品的作家包括乔叟、斯宾塞、普鲁塔克和塞涅卡等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誉为是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英国人文学科的一部综合教材。

现代人几乎对莎士比亚的名言警句都能列举若干,而他作品中的某些语言特点则是常人并不太注意的方面。莎士比亚在当时偏好使用多重否定和形容词多重最高级,意在以此来表达夸张的戏剧效果。莎士比亚在创作其戏剧作品的同时,尽一切可能增加他的词汇资源,补充和提高其文学英语词汇的基础。他甚至使用商贸类词语用以表达某种寓意,这样的用法是他个人的独创。同时,莎士比亚也将技术类词汇用于诗歌和戏剧中作隐喻或比喻。莎士比亚还擅长利用词性转换而使语言产生奇妙的效果。词性转换是指单词的语法功能的转变。他首创了词类转换,也是那个时代流行的一种语言修辞方式。

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的人都接受过修辞和演讲艺术方面的训练,他的修辞主要是以表现夸张和抒情为目的,并对这类修辞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16世纪中叶著名的修辞学家托马斯·威尔逊曾著有《修辞艺术》一书,这是最早的修辞教科书之一。该书旨在教会人们如何规范地为诗人、朝臣、演说家和作家组织讲演文本。莎士比亚在他的诗赋和戏剧独白中,主要套用的是托马斯·威尔逊的这类修辞模式。

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理查三世》中的戏剧对白,典型地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修辞技巧及用英语词汇的特征。第二场的故事情节中,安妮夫人在参加她公公、亨利六世葬礼的路上,遇到理查——谋杀老国王和安妮夫人丈夫的凶手。戏中有一段基本上是以第二人称代词为主的对白,以thou和you两个代词交替使用,表示了理查和安妮之间个人关系的转变。理查尝试向安妮求爱,但被她拒绝了。她以轻蔑而谦卑的态度,用thou开场。意在暗示,国王理查在她眼里不过是一个仆人。理查也只以社交中的正式的第二人称you来回应安妮。最后,当理查明确表示希望得到安妮的爱情时,他改用thee来回应安妮。莎士比亚戏剧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thou和thee在现代英语已被弃之不用,只有第二人称you被保留至今,仍通行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现代英语达人都能识别莎士比亚语言中的大部分英语元素,但其戏剧中的古英语元素可能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最独特的一部戏剧。据文献记载,该剧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包括一个1603年印制的四开本和1623年的对开版本。第一个四开本的《哈姆雷特》篇幅较短,字体凌乱,语言未经修饰。第二个四开本于1604年印制。在这一版本中,对白与戏剧的组织及其悲剧线索的开展正是现代人所熟悉的版本。最接近现代版本的《哈姆雷特》是第二个四开本和第一个对开本的综合。□据《中国文化报》

新闻推荐

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将被翻拍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1982年,汪明荃、谢贤、吕良伟等主演的香港TVB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播出,从此成为经典;34年后,该剧将被翻拍。29日在京举行的启动发布会上,出品人之一黄晓明说,翻拍作品仍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