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间忌讳让舅舅接连躺枪

柳州晚报 2014-04-24 09:38 大字

正月一过,剃头匠忙开了。“舅舅”做错了什么?正月剃头,要“死舅舅”;小孩戴两个帽子,死的也是“舅舅”;据说有些地方吃馒头扒馒头皮,舅舅还要遭殃。这不禁让人要问,“舅舅”到底做错了什么?先说这“正月不剃头”的老讲究,至少也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当然,“正月不剃头”最初是不“死舅舅”的。据野史外传记载,清军入关,最初并没有让老百姓“剃头梳辫子”的打算,还是一个汉官出了让老百姓剃头以示效忠的主意。

剃头,是犯了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讳,于是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被剃了头的老百姓,心中不服却不敢声张,于是慢慢形成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而不剃头,意味着“思旧”的念想儿,“思旧”那是杀头的罪过,只好得罪与“旧”同音的“舅”一把,“正月不剃头”,也就开始“死舅舅”了。

类似的谐音,还有“正月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外甥不能在舅舅家剃头—— — 妨旧(舅)”,总之“舅舅”这名字没有起好,凡是遇到“旧”,都会拉上“舅”。

“戴两个帽子死舅舅”,这来龙去脉更难考究,不过大抵仍与清朝有关。古人对“冠戴”讲究严格,穿衣打扮都要符合规矩。冠戴常被统治者视为民间风俗 、礼教 、制度化的标志。清初熊伯龙编纂的《无何集》中,就有民间“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的描述,说的是忌衣服反穿 、帽子反戴,像是给死人穿衣服的方式。

看多了清宫剧,人们都知道清朝的官员要有“顶戴花翎”,官员需戴帽子,戴帽子反过来也是身份的象征。戴两个帽子,这显然不合正常人的规矩,更像是小孩的游戏之举,想来大人为了吓唬小孩,只好又让舅舅“躺枪”了。

不“狠”的忌讳没人信

中国的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间忌讳也“蓬勃发展”了几千年,大江南北的忌讳“划拉划拉”,就能写出一本几百页的书。

单说剃头,国人就能衍变出许多花样。比如有些地区的新生儿的胎发不到满月不能剃,否则孩子就会有夭折的危险;换一个家庭,又会给男孩脑后梳成小辫,俗称“八十辫”,能让孩子长寿;到了农家,播种之后破土之前是忌讳剃头的,因为剃头会招致秧苗不长。

吃饭 、干活,民间忌讳均如影随形,但若以性别论,女性绝对是忌讳的“重灾区”,尤其是孕妇 、产妇,几乎是“万事不宜”。

例如孕妇忌动土,是“动土动胎”;忌钉钉子,会“钉死胎儿”。不干活也就罢了,孕妇更得“忌口”。南北朝有个大夫叫做徐之才,他的《逐月养胎方》里,就给孕妇按月开了黑名单:“一月,宜食大麦,毋食腥辛,不为力事,寝必安静,勿令恐畏。二月,毋食辛臊,居必静处,当慎护之,勿惊动也。三月,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玑,勿悲哀 、思虑 、惊动……七月,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勿大言,勿号哭,勿薄衣,勿洗浴,勿寒饮……”生了孩子也不能放松,“坐月子”的难过,想必不少女性都有亲身体会,到了现代,民间忌讳也与时俱进,发展到了“坐月子不能看电视”这一现代形式,真是应了“红颜祸水”这四个字。

有趣的是,信奉民间忌讳的,大多数也是女人,这真是自己人坑了自己人。

总结这些民间忌讳,往往都是“不能×××,否则×××”,前者多是行为,后者则是惩罚。在现代人看来,民间忌讳的行为往往都是微不足道,但惩罚却一个比一个厉害。东汉人王充在《论衡·四讳篇》中总结得好:“夫忌讳非一,必托之鬼怪,若设以死亡,然后世人信用畏避。”说白了,就是“不说狠点儿,怕你不信”。

忌讳中的“原始思维”

民间的忌讳不仅中国有,世界各地都有,夸张一点说,当人类刚与黑猩猩“分家”时,忌讳就出现了,国外的学者给这种忌讳起了个名字:"Taboo"(塔怖)。

著名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在书中描述塔怖“既没有理由,又没有明确的来源,虽然我们不理解它,然而,对于那些受制于它的人们来说,塔怖禁忌是理所当然的”。(《塔怖与禁忌》)而在法国人列维·布留尔看来,禁忌的形成来源于人类的“原始思维”—— —人们总认为前后发生的事件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对原始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按照这种思维,如果有个不听话的孕妇吃了“不该吃”的食物,而胎儿又不幸流产,那么这食物与流产就形成了“因果关系”;某个农民播种后剃了头,恰巧这一年的收成又不好,那显然就是剃头的过失了……“望文生义”也是原始思维的惯有逻辑,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发现人们总认为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交感”,远距离的相互作用:“如果我们分析巫术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便会发现它们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同类相生 ’或果必同因;第二是\‘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际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 ’。”同类相生被弗雷泽称为“相似律”,“吃什么补什么”就是典型的“相似律”思维。而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千斤方·养胎论》中提到“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中的“逐物变化”,大抵也是“相似律”的体现(及至现代,仍有人相信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决定”生男生女)。

“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际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则被叫做“接触律”,去年爆红荧屏的电视剧《甄嬛传》中,曾有一段安陵容扎小人诅咒华妃的剧情,这就是“接触巫 术”(小人里通常都要放诅咒对象的头发)的“艺术高于生活”版本。

也不知是古人记性太好,还是我们善于总结,这些“原始思维”得到的生活经验,都成了民间忌讳的来源,于是孕妇吃了兔肉就容易得“兔唇”,吃了螃蟹,孩子也就得学螃蟹般“横行”了。

模棱两可的事物最禁忌

人们有了形成禁忌的思维模式,那么,什么样的对象,容易成为禁忌的对象?英国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总结,凡是处于模棱两可状态的事物,“那些不能被明确划分为二元对立中某一极的事物”,就容易成为禁忌的代名词。

例如长在牙床上的牙齿,几乎从不是禁忌的对象,但若是孩子掉落的牙齿,就成为一个特例,是一个“既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身体组成部分,于是对其处理方式,就可能形成禁忌。

上文中提及多次的“剃头”,显然也是一个让事物进入模棱两可状态的行为(让头发离开自己),自然是禁忌多多。

有趣的是,纵然禁忌中的惩罚很严重(例如总是要死舅舅),但禁忌中的行为,往往都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事情—— —牙总是要掉,头发终归得剃—— —从这个角度而言,禁忌不如说给长辈留下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至于其中的道理对不对,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此看来,“舅舅”没做错什么,更没有惹过谁,只不过民间禁忌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长辈对下辈)总不能让自己倒霉,所以在家族中有些地位 、又无足轻重的舅舅们,只能充当一把“扛事儿的”角色了。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印度孟买高等法院驳回一男子离婚诉求 称妻子肥胖不是离婚借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