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长假 损失两千亿
□汪丁丁
我观看人潮并大致估测每年长假的损失,保守估测,大约折合两千亿元。我是这样估测的:目前每年两次长假,假前假后的低效率,心态调整,大约等于每年损失10个完整工作日。长假旅游,主要是年轻人,其中劳动力约两亿人/日,全国损失20亿人。据2012年城市人均产值数据,劳动生产率以每天百元计,即两千亿。若问损失上限,可达两万亿元。建议进一步取消三天以上的法定长假,争取两年之后普及弹性休假制度。
关于消费,流行的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一视角下,有所谓“乘数原理”,例如,每一元消费,可带动三元总需求。可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主旨,在当时是针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关键是减少产能过剩。中国的问题,几乎完全不是英国当时的问题。首先,据我观察,失业的青年人大多是“自愿失业”而不是“非自愿失业”。其次,中国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虽然表面看起来确实是。中国的问题,经济学家都明白,是深层的。例如,体制问题,导致的是“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所以,乘数原理,在中国问题面前基本无意义。
第三,哪怕我们运用凯恩斯乘数原理,计算长假期间消费拉动的总需求,我询问过旅游景点的朋友们,得到普遍的回答:这些游客的消费额远低于本地客人!为什么?因为,你只要看看这些游客整日围着西湖行走,手里拿着何种食物——— 老玉米、各种油炸的廉价食品、水、自带的各种干粮就知道了。要知道,我所说的,是西湖景区的普遍现象。中国人的储蓄倾向本来就远高于西方人,更何况游客到杭州只觉得任何东西都贵。总之,消费的边际倾向与储蓄的成反比。所以,游客的消费,可以拉动的总需求,实在很可怜。所以,大约10年前,我写过一篇讽刺文章:《黄金周实为规模浪费周》。
(作者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新闻推荐
本版稿件采写女报记者薛冬福牌阿胶所在地为中国著名的阿胶之乡——东阿镇。阿胶因始产古东阿而得名,生产史已有2500多年。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