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尹于世对一些重大工程等公众关心问题的质疑与批判西方

攀枝花日报 2011-06-28 19:09 大字

□尹于世

对一些重大工程等公众关心问题的质疑与批判,西方舆论的主角位置似乎正在被中国国内舆论取代,遭遇类似舆论风暴的有高铁、三峡大坝等。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亚洲问题研究员克里斯多夫·胡德认为,中国社会出现的大量批评声音虽然刺耳,但的确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促进。(6月26日《环球时报》)

习惯于赞美与歌颂,是人之常情。因此,媒体的质疑与批判,很像是听起来不太舒服的“刺耳的声音”,但无论如何,这种声音对于社会与公众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刺耳的声音”似乎是媒体与生俱来的特征,这种对于现实的质疑与批判其实是媒体监督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媒体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对社会的监督,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权利,也是媒体的职责,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

对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十分重视,并把舆论监督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十月革命的第二天,列宁就宣布:“我们愿意让政府时时受到本国舆论的监督。”并指出,应当“通过报刊来揭露各个劳动公社经济生活中的缺点,无情地抨击这些缺点,公开揭露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切弊病,从而呼吁劳动者的舆论来根治这些弊病。”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颁布了由毛泽东亲自改定的《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1957年,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指出:“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更加重视舆论监督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这一系列论述蕴含着内在的逻辑:权力属于人民,所以人民有权监督;只有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才能实现监督;唯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监督方可取得巨大实效。

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媒体质疑与批判虽然像“刺耳的声音”,本质上仍是公众监督的一种形式。这些声音“刺耳”,却往往说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常常击中了问题的关键与要害,暴露出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这就触动了一些当事人、责任人的“敏感的神经”,撕破了原先的“完美的形象”,自然会让人感到不受用、不痛快。但这些“刺耳的声音”却又令人敬畏,并非因为发出这些“刺耳声音”的媒体所拥有的话语权,而是因为其背后反映的广大民意和心声。虽然“刺耳的声音”不一定都正确,但仍然值得重视倾听,它们经常有利于从另一角度进行考量。

当前,社会转型中复杂利益调整的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学会面对众声喧哗的时代,既然我们可以包容“异质思维”,要努力去打捞“沉没的声音”,那么,面对来自公众的质疑与批判,我们又怎么能视作洪水猛兽?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一贯正确、不犯错误的领导和机关部门根本不存在。因此,批评与质疑很多时候是真实情况的客观反应,应成为重要的决策信息与执政资源,是尽量少犯错误的前提条件。无数事实也已经证明,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重要的动力便来自于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因此,习惯于倾听媒体、公众发出的“刺耳的声音”,使之成为反思与检查现实问题的听诊器和改进各项工作的“苦口良药”,我们的社会才不至于在一片赞美声中放松警惕、偏离航向。

(来源:6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亲情,岂是钱能了断

□洪信良在上海打拼了十几年的张女士夫妻俩,如今身家数亿。她自个养的几个子女都已移民国外,而当年因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好几个儿女”,送给了别人抱养的小女儿,却随养父生活在贫困的农村。张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