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蛟龙”号在印度洋 有大收获

西江都市报 2017-04-07 15:13 大字
据新华社三亚4月6日电(记者 刘诗平)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全体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船5日傍晚抵达三亚凤凰岛码头,宣告历时59天的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任务顺利结束。此航段期间,“蛟龙”号11次深潜西北印度洋,成功发现27处海底“黑烟囱”、多金属硫化物丘与黑暗生态系统。

“黑烟囱”为热液喷口,它的名字源自其喷涌而出的含有高浓度矿物的黑烟。

与此同时,科学家采集到了岩石、硫化物、含金属沉积物、底层水、热液流体等全套样品,开展了近底高分辨率测深侧扫作业,测量了温度、溶解氧等物理化学环境参数,获得大量高清摄像和照相资料,确定了海底热液活动的精确位置、特征与范围。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韩喜球说,所获调查成果为深入开展热液区岩浆作用及其演化、沉积作用、构造作用、热液羽状流的结构、热液作用与演化、硫化物成矿作用、硫化物资源和微生物基因资源潜力、生物连通性及地理区系等方面的研究抢得了先机,为相关科学研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基础。

新闻推荐

玉田(左二)在“雪龙”号上向副领队徐挺(左一)介绍南印度洋“流场图”。利用国际共享的ARGOS漂流浮标数据,“雪龙”号上的大洋科考队员绘制出南印度洋表层海水的“

3月2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队长矫玉田(左二)在“雪龙”号上向副领队徐挺(左一)介绍南印度洋“流场图”。利用国际共享的ARGOS漂流浮标数据,“雪龙”号上的大洋科考队员绘制出南印度洋表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