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人生,必先大气
□林振宇
但凡才志超群、成大事者,所禀赋的气质都有异于常人。此气质不同于那种小家子气,而是一种大气。究其来源,虽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后天长期善养浩然正气使然。
大气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一个人的言谈、文字、举止和为人处世的细节上自然流露出来的,反映了一个人的胸襟和气质。
这种人目标远大,有吞吐四海之志。如身为雇工的陈胜,年轻时与耕田的伙伴们谈论志向,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后来,为了推翻秦朝暴政,他号召并发动农民斩木为兵,揭竿起义,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
这种人信念坚定,虽九死其犹未悔。如玄奘“誓游西方,以问所惑”,不惜冒险私渡关隘,独闯八百里荒漠。他忍饥挨饿,夜卧寒冰,翻过常年积雪的葱岭,历天险而志愈弥坚,斗凶贼而神弥历勇,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也决不退缩,经行数万里,终于抵达印度求得真经。
这种人能屈能伸,是大丈夫就该如此。如越王勾践曾大败于吴,屈服求和,给吴王夫差驾车养马,忍受种种屈辱。勾践被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吴王。
这种人不卑不亢,有傲骨自是风流。如孙中山早年留学归国,闻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洋务兴实业,欲与一见,便投名刺曰:“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见来人口气挺大,心中不悦,便在名刺上写一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旋即对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看后暗自吃惊,立即下令开中门迎接。
这种人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如诸葛亮在蜀军失守街亭后,与两千余人退避于西城。此时,魏国的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逼近西城,将士们大失神色。而诸葛亮表现得非常淡定,命人打开城门,然后身披鹤氅,头戴纶巾,让两个小书童拿着一把琴,于城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演了一出“空城计”,使司马懿惊慌退兵。
这种人临危不惧,为大义舍身而泰然自若。如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拒绝了别人劝他逃走的忠告,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狱中,他题壁写下这样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了一位革命者以身殉法、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凡此种种英豪俊杰,皆先有大气,而后能有大才干、大作为,因此,他们的人生不同凡响。
故知,欲成大器,必先大气。
新闻推荐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身洲。南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