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须不求其新而自新
□于国鹏
11月28日,一个名为《许伯夷和他的世界》的展览在省博物馆开幕,展出来自台湾的许伯夷先生创作的珠宝、书画、木雕、服饰等四大系列106件(套)艺术作品。之所以说是“创作”,因为展出的这些作品都经过了许伯夷先生一番精心设计。他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业内闻名的艺术家、收藏家。以珠宝为例,他收藏了大量的钻石、宝石、祖母绿等,但并非“原生态”的收藏与展示,而是凭借自己的艺术理念进行构思设计,再由珠宝匠师以纯手工细致雕琢,成为一件全新的艺术品。许伯夷先生的一位“发小”专门从台湾赶过来参加开幕式,点评许伯夷先生的收藏时说:“他的收藏不是静态的收藏,而是加以妙手点染,这些文物藏品就活起来。”
能让这些珠宝等文物藏品活起来,得益于许伯夷先生的创新之举,即所谓“妙手点染”。许伯夷先生对珠宝有着透彻的理解,把自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生命感悟融合其中,赋予其生机与灵气,提升了其艺术内涵和艺术品位,所以自然而然,这些创新成果既能获得方家认可,又能获得百姓好评。
在努力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的当下,许伯夷先生的成功经验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戏曲要繁荣发展,就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展现时代风貌。戏曲要繁荣发展,绝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于传承中不断创新。不久前,在浙江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戏剧评论家“西湖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也就戏曲的创新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京剧的历史,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是由无数极具创新精神的伶人写就的。其实,无论是京剧形成前夜还是孕育,还是成熟、巅峰,京剧观众喜爱的都是舞台上的变,而绝非模仿。”张之薇认为,也正是观众这种喜欢“变”的取向,决定京剧舞台上的那些事儿,包括行当变化、戏码变化、表演变化等,因此也造就了京剧数个巅峰的辉煌。“在京剧发展的不同阶段,都经历了伶人们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没有一位永载史册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这在过去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必然是如此。”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京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旧”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传统,“新”也并不一定就是意味着打破传统的。一代有一代之“旧”,一代有一代之“新”,新陈代谢规律不能避免。但“新”与“旧”从来就不是衡量伶人优劣的标准,相反倒是模仿和创新始终是让伶人们高下自现的试金石。这些观点颇能启发人思考。
那又该如何创新呢?以京剧发展史上的实例来看,创新需要艺术家们能发挥主动性,有见识,有担当。首先要有创新的想法,有勇气,同时还要有创新的底气,有实力,这样创新才能不流于空谈空想,真正落到实处,生根发芽,对戏曲的发展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
创新需要勇气。有“伶界大王”之称的谭鑫培,是京剧史上第一个京剧流派“谭派”的创始人,名列“同光十三绝”。他就是一个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代表。他能够博采众长,又加以革新,演出的剧目,往往在台词和表演方面多有润色改革之处。有些加工改革,在当时连他的老师们都不赞成。谭鑫培并未放弃,而是勇于坚持,苦心钻研,细心琢磨,终能扬长避短,饰演人物形神毕肖,于不著痕迹中自出新意。后来,他还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京剧大师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很大成分上正是看到他这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后有感而发。
创新还要有底气。四大名旦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尚小云,也是一位鼎力革新者。最广为知晓的,他演出《摩登伽女》时,进行了一次可谓“登峰造极”的创新尝试。这台戏取自印度的佛教故事,主题是写生死轮回善恶果报,并无太多可取之处。艺术形式的创新,让很多第一次看这台戏的戏迷票友们瞠目结舌。主角摩登伽女由尚小云饰演,他“烫头发,束绿羽,穿色彩艳丽的旗袍,还足蹬洋式的高跟鞋”,这个扮相一出场就让观众惊叹失声。表演也是大大突破了程式,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与原来大不相同,努力表现异域色彩。唱腔中还融进了西洋乐曲的旋律。最令人惊讶的是,最后一场,尚小云跳起了英格兰舞,钢琴师弹奏钢琴伴奏,还邀请琴师杨宝忠西装上场,演奏小提琴。这些大胆的创新之举,虽然褒贬不一,但依然获得很大成功。尚小云敢于这么大幅度的创新,是有底气有自信的,他相信自己对戏曲的把握、理解、表演,已经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无论怎么改怎么演,戏的神髓在,尚派艺术“文武并重,歌舞兼长”的那种独特韵味在。所以戏迷们仍然相看相听。据相关人士回忆,当时每次演出这台戏,都要提高票价,然而总是一贴即满,可为明证。
惟有勇气而无底气,创新容易陷于鲁莽。有底气而又无勇气,则必难成气候。有底气,兼有勇气,二者相辅相成,则创新就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虽不刻意求其新而能自新。
新闻推荐
印度锡克教的一名传统战士,头戴传统的头巾,这块头巾的长度竟然超过了300米。他戴如此长的头巾是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M aghi M ela节,每年的1月14日是太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