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过腊八节 吃腊八饭

皖南晨刊 2015-01-27 16:38 大字

对我来说,每年腊八节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吃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饭。在家乡,吃腊八饭是很稀疏平常的事。白米饭里加入各种豆类,比如花豆、扁豆,花生等,再放一些味浓的调料,煮成黏黏稠稠的黏饭。吃的时候,配上一碟咸菜,菜的味道清爽可口,饭的味道浓郁香醇,是真正的农家饭。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鼻祖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见众生受苦,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过六年修行,恰逢腊月初八,终于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为在他的修行过程中,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为了不忘记他所受的苦难,于是在他得道的那天,也即腊月初八,家家吃粥,而且将这天定为“佛成道日”。

我国吃腊八粥最早始于宋代,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地大物博,地域不同,大概风俗的细节也不同。据说,北京最讲究,搀在白米中的东西最多,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正如《唐鲁孙谈吃》中所写的,北京人对食物的讲究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在西北,民风淳朴,食物料理也图实惠,腊八粥里加的不过是各种豆类,吃饱吃好是基本需求。

提起腊八粥,母亲就会念叨祖姥姥,说她做的腊八粥好吃、味浓、地道。那辈人对腊八饭特别讲究,一定要放五谷,蚕豆、黄豆、豌豆、扁豆、黑豆等。豆类去皮不好去,尤其是蚕豆。但祖姥姥特别聪明,她把蚕豆放在冷水里泡一天一夜,用把剪刀一剪,皮一剥就掉。其它豆类也要泡,泡好了一起放进锅里煮,不停地用勺子扬水,直到汤变成红色。然后加米,继续煮。这样做好的腊八粥,又黏又好吃。

在过去,腊八粥里是不能放菜的,因为听老人们说,如果哪家煮腊八放了青菜,来年地里的草就会长得特别旺。但是,一年年过去,吃腊八粥的习俗还在,煮饭却没那么讲究了。可能也是不种地了,大家也不在乎地里会不会长草。于是,煮腊八粥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好吃。什么好吃放什么。比如母亲做的腊八粥,除了放一些豆子,她还会加羊肉丁、豆腐丁、土豆丁,然后再调一些青菜,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饭味道更鲜美。

转眼又到了腊八节,早在好多天前,我就给母亲说想吃腊八饭,母亲说:等着,等到腊八了,妈给你好好做碗腊八饭。这句话真让人感觉幸福。什么季节吃什么菜,什么节气吃什么饭,这是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在寒冷的腊八节,吃一碗热腾腾的腊八饭,这大概就是内心最愉悦的幸福感了。

新闻推荐

成龙否认《功夫瑜伽》被撤资停拍

由成龙主演的动作巨制《功夫瑜伽》,因日前传出印度片方撤资,影片有可能被迫停拍,从而延迟上映的消息,引起不小关注。昨日,媒体从片方获悉,影片将于11月份杀青迪拜拍摄部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