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岁月的早餐

百色早报 2014-03-01 01:30 大字

 

已经忘记是何时成为惯例的。

二十岁时听到当医生的友人说他的早餐,数十年如一日,没有更换过。

每日清晨,在餐桌上迎接他的是:一杯热可可、两片涂果酱的面包,一个半生半熟的蛋和不同颜色的几种水果。不知道多少个三百六十五天,一模一样的早餐后他开启他诊疗室的大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隔日早上,又是同样的开始。

不嫌清淡无味?重复再重复?打从心底钦佩他。

那个时候,年轻人的早餐,丰富多彩。今天是面条、明天是马来同胞的米饭、后天是印度人的油煎饼,再接下去,米粉、果条、面线、糕点等等不允许重复,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味道。

苛刻的挑食,选择的却不是好食物,侧重的是浓郁的味道。

渐渐经历人事沧桑,尝受人情冷暖,吃在生活上排的名次降到最低,不是不重要,而是许多不必要的皆属于多余,被排除出局。

早餐,挑的是一杯热饮料——时常盼望不是咖啡,难以办到,两片粗麦片面包——盼望是手制,多数失望,一个半熟蛋和多种水果。

每天同样,重复,没有新鲜更无惊喜的食谱。

一个年轻人听到以后,惊叹:数十年如一日?你竟可以?如此简单的早餐!

有一天,他一定也可以。

岁月让人懂得好坏,懂得坚持,懂得容忍,懂得味道,懂得生活,懂得简单,懂得一切不外如是。□朵

 

新闻推荐

“蛟龙”号印度洋收获颇丰 完成科考返回青岛 首批女潜航员 “表现不俗”

女潜航员张奕(左)和赵晟娅合影

 

历经近4个月,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下潜13次,大洋第3...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岁月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