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梁漱溟□许家华(右江区)
最近读完梁漱溟的《我是怎样一个人》,对梁公及其所在的历史时代、人物都有了些认识和渐进式的看法。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选集,也是梁公所有著作中唯一的一部散文集。书中对其一生实践与行动作了全面的总结,也是其人格和思想的真实呈现。所以读起来,仿佛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这是读其他类别的书所没有的感觉。
对于梁漱溟,学界有很多评价。即便在其去世几十年后的今天,“梁漱溟”三个字仍让很多学人膜拜万分,饱含敬重敬仰之情。尽管有刚直、清高、真诚、狂妄、固执等词汇加于其身,但“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称号对于梁公而言,恐怕还没有人敢抢了去。这位学儒巨擘的生前身后有着太多的故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读起来让人痴迷。梁公只有中学毕业文凭,但却被蔡元培请到国立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这是传奇之一,但这传奇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梁公虽中学毕业,但是其根本在于自学。他自言其十四岁就有了自己的人生思想,有了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人和一切事,那就是凡事看它于人有没有好处,和其好处的大小。梁公曾说:“我一生受两大问题支配:一个是中国问题,再一个是人生问题。我一生几十年在这两大问题支配下而想而活动,这就是我整整的一生。”也正是这两个问题,始终贯穿其一生,也是由此而引发了接下来的诸多传奇故事。
梁公曾学佛又学医,这恐怕是其他大儒少有的经历。他早年认定人生唯是苦,归心佛法,信誓旦旦决不娶妻生子,遂遁入空门,但读了《论语》开头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全书不见一个苦字,而更多的是乐字,这让他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于是乎,又想回到尘世中来。1920年春,梁公在家做少年中国片学会作宗教讲演修改词稿,期间随手拿到《明儒学案》一书,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之词,其遂顿感诧异,自言这词不是在说自己吗?梁公顿时头皮冒汗,默然有省。决定放弃入佛思想,放弃出家之心,于是当年在山东济南开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回到北京后的十一月,遂成婚,为人丈夫也。
梁公曾佩服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认为西洋制度设计非常合理,其作用巧妙。其认为辛亥革命是一种政治改造运动,寄希望于民国成立后政治改革的要求已经达到目的。但事后表明,这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后来,他深悟到制度与习惯之间的关系,认为制度的建立要依赖于习惯,因此要将习惯培养起来。于是乎,他开始热衷于开展乡村运动,改造乡村习惯,直到日寇侵华,乡村运动也以失败而终。抗战期间,梁公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祈求两党为中国命运及其走向发声呐喊,其曾几度赴延安,与毛泽东当面讨论中国社会之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邀请梁公参政,梁公要求把其留在政府之外,以便中立不倚,保持其说话立场的资格。这就是梁公刚直固执而又真诚的一面。
读罢这位具有传奇色彩大儒的自传,我体会到梁公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季羡林曾说“我佩服的,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新闻推荐
据报道,在印度,厕所是关乎婚姻圆满的大事。27岁的马尔维亚与丈夫德芙卡兰结婚多年,3年前却毅然带着孩子跑回娘家,原因正是家中没有厕所。马尔维亚要求丈夫支付赡养费,并说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