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白鞋归来 □华明玥

西安晚报 2016-09-16 00:00 大字

1982年,我上初二,学校组织看电影《人到中年》,这个悲情的故事,很多桥段都惹得看电影的小伙伴发出压抑的抽泣。很奇怪,不少别人被戳中泪点的地方我都没觉得有那么感动,只有一个情节让我泪不能抑:就是陆文婷的孩子要过六一节,小白鞋没有人刷洗,情急之下用一盒白粉笔匆忙把鞋头上的脏污涂白……这个医生之家的窘迫、忙乱,孩子某种程度的孤独无依,母亲的莫名歉疚,都在这个镜头里了。

那个时代的小白鞋我穿过,6块钱一双,薄得不能再薄的橡胶底,踩在夏天被烤化了的柏油马路上,脚板都好像要被灼伤。多数人的小白鞋是从兄姐处继承来,无论怎样用板刷蘸着肥皂刷洗,都不会呈现那种纤尘不染的白了;更可怕的是,白色的鞋头上,已被兄姐正在发育的大脚,顶出了脚趾头的形状。如此旧鞋,总让人在自尊心上无缘无故矮下去一头。尤其是,全班要拉出去参加文艺汇演或体操大赛时,班主任在每个人的鞋面上扫过一眼,赞许或贬斥的眼神,足以让每个孩子内心翻江倒海。

我猜想,那些被目光质询过的孩子,那些因为小白鞋不够白而被表演队伍淘汰的孩子,如今就是那种非要在阿玛尼套装底下配一双小白鞋的家伙。青春期,没有体验过无忧无虑的心境,到了熟龄,谁也不想放过任何一样重返青春的道具吧。

小白鞋,就是这样的道具。

当然今日的小白鞋对穿者要求不低,浅帮的小白鞋,露出中年男女浮肿虚胖的脚脖子,只此一景,就能知道伪青春与真青春的距离,比地球与冥王星还要远。为了穿上浅帮小白鞋,脚腕上依旧有那20岁的矫健线条,无数中年男女与颓败的势头死磕,瑜伽天天练,朋友圈的万米晒步天天见,连大风大雨也要在自家的椭圆机上蹬踏个三集电视剧。甚至有闺蜜认为没有芭蕾舞的形体功底,小白鞋上露出的脚腕永远不会清秀脱俗,硬是拉了一个团,请私教教她们芭蕾舞。

比浅帮更可恶的款式是高底。连著名的意大利品牌也推出了内增高效果的小白鞋,鞋底的侧面,用无数手工缀上闪片,或者粘贴上暖白的麻绳。这种小白鞋简直是城市环境的检验器:只有一尘不染的街道,才配迎接这迷你版白色邮轮一样娇贵的鞋履。我常常想,有这么多人买如此娇贵雪白的鞋子,可见他们的理想绝不止扫一室,而在于扫天下。我们的环境变得清澈洁净,指日可待矣。

当然,高底厚底小白鞋要穿得漂亮绝非易事。与气垫球鞋相比,小白鞋的鞋底是硬的,没有脚弓设计,因此走路一定要像格格皇妃们穿花盆底一样,款摆腰身。但很少有人退缩,因为事实上,完全仿照上世纪70年代原样做出的薄橡胶底小白鞋,需要穿者有极为文艺、缥缈、我行我素的气质,才能消解寒酸相。

薄底小白鞋也能穿出意境的,好像只有安妮宝贝这样的奇女子。对了,你现在已经看不到安妮宝贝的新书,她已经蜕变为“庆山”。就像小白鞋,早就不是我小时候用白粉笔伺候过的一样。

新闻推荐

图说天下(四)

这是月日在意大利巴罗洛的开瓶器博物馆里拍摄的开瓶器。这家开瓶器博物馆收藏了从世纪至今的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开瓶器藏品。新华社/法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