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话题 新思考

济南日报 2017-06-12 13:08 大字
核心提示

任何政策,只有“目标是正义的”还远远不够,任何政策的落地,都有大量细小而微的配套措施需要跟进。不愿在复杂的配套手段上下功夫,强调再多的严峻性、正义性,我们都只能是原地打转转、四处无用叨叨着的祥林嫂。

“限塑令”名存实亡

岂能反思“再涨价”

□普沙岭

2008年6月起,“限塑令”高调登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9年过去了,媒体总结发现:“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甚至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钵满盆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6月11日新华网)

种下龙种,收获跳蚤。遥记得当年“限塑令”推出之时,可谓正义凛然,好处说了一大堆,目标的正义性,遮蔽了关于手段可否适用的论证,大家也因此接受了“免费变收费”的改变。

痛定思痛,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我们把问题简单化了:漠视了人们对于生活便利的需求,高估了“收费”所能催生的门槛,弱化了关于“替代品”的及时补位……这也警示我们,任何政策,只有“目标是正义的”还远远不够;任何政策的落地,都有大量细小而微的配套措施需要跟进;出台任何政策,都不能简单拍脑袋,而应该在顺应人性需求的方向上,以更有技术含量的办法解决问题,引导形成新的消费习惯。

正因有此教训,看到有媒体总结教训时提出,“如果可以适当涨价,大家‘扯袋\’的手可能就会停一停”——不禁哑然失笑。已经证明“收费杠杆”是简单、无用的,再涨个三毛两毛,岂能就此生效了?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各种措施,只有在承认这个命题的前提下,在更好用的替代品上做文章;在鼓励可降解、新设计的新材料方向上做文章;在管理销售、奖励回收方面做文章,才有可能引导、疏导,逐步建立新的“用袋习惯”。不承认这个前提,就容易陷入道貌岸然的虚伪陷阱。

“算算眼前的生活账,塑料袋为舒适便利加分;如果算笔长远的环保账,滥用塑料袋则为健康家园减分。”这话说得很好。没有人可以蔑视“塑料袋污染”正在酿造的社会危害,以目前状况蔓延下去贻害无穷。问题在于,我们不能过分高估,消费者个体对于长远环境的责任意识,我们的各种手段,都需要建构在消费者个体首先会“算眼前生活账”的基础上;只有多管齐下引导“眼前”减用、限用塑料袋的习惯,才可能避免“长远”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

目标的正义性,代替不了通达目标的手段乏力。9年的时光,3285个日日夜夜,每时每刻都在制造的污染……我们贻误了太多战机。回归原点,敬畏人性,不能再简单依赖于“收费”“涨价”了,更多有疏导价值、更多有替代服务性的配套手段,才有可能收获一个不再贻误的又一年;不愿在这些复杂的配套手段上下功夫,强调再多的严峻性、正义性,我们都只能是原地打转转、四处无用叨叨着的祥林嫂。

核心提示 罚,不仅表现为“重罚”,还表现为“常罚”。“重罚”不力是问题,“常罚”不够也是问题。“常罚”甚至比“重罚”还重要。倘若没有“常罚”打底,即便“重罚”,也未必起到多大作用。

别奢望旅游黑名单

能解决所有问题

□毛建国

国家旅游局9日通报称,四名不文明游客被列入“黑名单”。媒体调查发现,目前被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人数已有29名。其中,爬红军雕塑者被“拉黑”10年,期限最长。在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中,从类型上看,殴打、辱骂导游或领队的居多;从地点上看,在飞机上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居多。(6月11日《京华时报》)

舆论场上一直传说,新加坡是一个重“罚”的国家,新加坡的美丽是“罚”出来的,这也传导到了游客,导致我们很少听说中国游客在新加坡有什么不文明行为。显然,推出“旅游黑名单”,有着这方面考虑。

“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旅游黑名单”的推出,真是大快人心。被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29名游客,可谓咎由自取。但也有人质疑,虽然推出了“旅游黑名单”,但旅游市场的不文明行为频仍,甚至没有见到明显改善。

这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旅游文明是从属于社会文明的,在社会文明没有根本提升的背景下,旅游文明很难一骑绝尘。还拿新加坡作喻,其“花园城市”的美誉,与其整体较高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很大关系。其实,这些年来,随着我们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旅游文明也在提升。譬如,过去司空见惯的“刻字到此一游”现象,现在就比较少看到了。

诚然,旅游文明有时是罚出来的,但这种罚,不仅表现为“重罚”,还表现为“常罚”。“重罚”不力是问题,“常罚”不够也是问题。所谓“重罚”不力,也就是人们感慨的,除了舆论谴责对上榜游客形成一定压力之外,并没有见到其他有实质性的惩戒。所谓“常罚”不够,也就是“拉黑”的概率太低,存在极大偶然性。上榜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往往是因为媒体介入报道了、舆论介入围观了、景区和导游介入较真了,事实上,大量的旅游不文明行为,仍然逍遥在外。

“常罚”甚至比“重罚”还重要。对社会秩序的调节,离不开耻感文化的作用发挥。《中庸》曰,知耻近乎勇;《孟子·公孙丑上》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耻感文化的发生,离不开自律,也离不开他律。若能做到“常罚”,每一起不文明行为都受到有效惩罚,就能推动和倒逼耻感文化的形成。倘若没有“常罚”打底,即便“重罚”,也未必起到多大作用。而且,旅游文明离不开社会文明的哺育,指望旅游文明单兵突进,既不可能,也会带来新问题。

不妨对“旅游黑名单”多点耐心。当然,应该理解舆论希望“旅游黑名单”发挥更大作用的心情,而且“旅游黑名单”也确实有改进和提升的必要,但必须看到旅游文明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奢望“旅游黑名单”解决所有问题。

新闻推荐

一枚改变历史的金牌与现实数据

□Amberose电影散场后,我急匆匆走出放映厅,打开手机查询电影中人物的真实故事GeetaPhogat:第一位赢得英联邦运动会的印度摔跤选手(2010,55公斤级),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资...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老话题 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