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连10新元贪腐案也不放过
最近,新加坡媒体报道了一起涉案金额仅10新元(约合50元人民币)的贪腐案。但透过这样一起微不足道的案件,人们却能一窥新加坡反腐机制的细密。
此案中,一名地铁保安看到一名女佣在地铁站内有违规行为,便告知她说,此类行为按规定应被处以300新元的罚款,且其个人信息也将被记录。女佣央告说,自己工作不久,囊中仅有10新元。于是那名保安便“授意”女佣将这10新元当作“买咖啡”的钱塞在书下。随后,他放走了女佣,并将其信息从记录中删除。
一个月后,女佣的雇主闻知此事,并立即报警。贪污调查局立即介入。最终,那名保安认罪,被判坐牢一周、罚没贪污所得10新元,其饭碗也随之丢掉。
反腐,在任何国家都非小事。大案要案固然引人注目、社会反响强烈,但对小案细案的查处更能映射出一个国家的反腐机制是否完善与严谨。
新加坡政府在整肃贪腐方面长期坚决不懈:通过修法加重贪腐惩处;将个人收入与生活开支不符作为涉嫌犯罪,由涉案人自证清白;专职反贪机构受总理公署直接领导,且调查权限更加独立……
然而,新加坡的反腐机制并非仅有立法、执法两个层面。
“地铁保安10新元贿赂案”之所以发人深思,在于此案透射出“利益输送不可接受”这一原则,而这正是“廉洁内化于文化肌理”的体现。
新加坡人素以办事讲规则闻名,这在外界看来甚至有些呆板,但从深层理念来说,恰恰是一些小事才更能反映常人思维中的那根“弦”松紧与否。
现代政治生活中,避免瓜田李下的原则被奉为圭臬。而在商业领域,新加坡也坚持反腐,酒店大厨如向供货商索取回扣,定被以受贿罪论处,因为此举势必污染商业环境,而商家的损失最终还会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新加坡早期曾经通过修法减少底层执法人员“便宜行事”的灰色空间,后来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为公职人员提供更为合理的收入,同时通过透明化、公众问责等措施,对掌握庞大资源和经济利益的部门加强监督。
透视新加坡的反贪腐机制,可见层次还有很多,包括行政乃至商业等领域的法律、规章制度是否留有漏洞,是否会“引诱”掌握资源的人腐败。因此,配合各行政部门检视规章制度漏洞,也是贪污调查局的重要职能。
无论打“老虎”,还是拍“苍蝇”,都可产生反腐肃贪的动能,然而一种长效机制的形成,终究还要根植于对贪腐“零容忍”的社会土壤,依靠态度明确、保障有力的法治。□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中国海事局25日宣布,中国将再次在南海部署“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进行油气勘探。去年7月,981钻井平台撤离西沙海域。据越南《青年报》26日报道,中国海事局的公告显示,981平台此次作业时间为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