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报告摘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

四川日报 2012-05-17 18:48 大字

报告摘要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水电、钒钛、天然气、稀土等优势资源的科学开发,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发挥农产品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积极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发展。加强科技投入,加大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四川制造”产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二)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集约高效、环境友好为方向,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用科学规划引领产城统筹,推进城镇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多种规划相互衔接。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集约发展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商贸镇、旅游镇和工业镇。

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产业新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把握“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形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大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

(三)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生产和其他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坚持成片整体推进新村建设,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用10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新村建设这一历史性任务。

(四)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深入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逐步扩大省内改革试点范围。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在坚决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变革推进机制。

(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保障条件。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铁路进出川大通道建设,建成全省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加快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完善次级交通枢纽,基本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全域灌溉”核心目标,大力加强大中型骨干、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五大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科学开发水电资源,优化发展火电,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勘探开发,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输变电骨干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六)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省建设,牢固树立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川西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发展生态经济,逐步实现生态经济产业化。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护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生态环境。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环保收费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提高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之三

解读

□省委政研室 蒲朝勇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当前,四川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出现了由扩大到缩小的“拐点”,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时期。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程。在准确把握四川省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省委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工业化是核心。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川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应立足资源禀赋,加强水电、钒钛、天然气、稀土等优势资源的科学开发,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优化园区布局,努力打造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发挥农产品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力度,打造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城镇化是依托。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水平。用科学规划引领产城统筹,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要形态,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集约发展小城镇,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商贸镇、旅游镇和工业镇。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新区、产业新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大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联动是关键。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关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成片整体推进新村建设,打造新型农村社区。深入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逐步扩大省内改革试点范围,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变革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是保障。要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快铁路进出川通道和全省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建设,加快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完善次级交通枢纽,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紧紧围绕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全域灌溉”核心目标,着力构建节水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和稳妥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能源和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主动地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代表原声

用高端产业筑牢“产业之基”

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敬刚

报告特别提到了天府新区,提出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天府新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为成都高新区带来了重大机遇。高水平加快推进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建设,坚持发展高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按照“三位一体、四态合一”要求,瞄准把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建设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这一目标,突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力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用高端产业筑牢“产业之基”,以全球视野建设“世界之城”。特别是坚持国际化、世界级标准,高水平启动新川创新科技园开发建设,借助新加坡自身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项目策划招商,努力建设成为创新持续、智慧增长、开放人文的科技新城。

城市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 周霖临

报告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

近年来,作为遂宁市主城区的船山区,在遂宁“环境立市”战略实施过程中,加速推进城镇化,大力优化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品牌。对于欠发达的丘区城市来讲,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城市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锻造一流城市环境,吸引资源汇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锻造一流城市环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科学的、符合本地实际、体现本地特色的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城市不断发展、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城市竞争力将日益体现在空间、资源的“存量”上。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为未来预留空间。

此外,在城市建设的各个阶段,应加强对古城镇和城市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保留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基础设施都是可以复制的,只有文化,才能为一个城市注入鲜明的个性色彩。

五个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

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农业厅厅长 任永昌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报告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

经过过去五年发展,四川农业综合排位在全国已经上升至第四位。未来五年,四川省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体在五个方面着力。

一要着力加强以高标准农田为代表的基础建设,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着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体系;三要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大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四要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大力培育一批职业农民,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五要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本报记者 李秋怡 张岚 许静 整理)

背景点击

2003年,成都开始探索以“三个集中”为代表的统筹城乡改革路径,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2007年6月,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后不久,四川省选择德阳、自贡、广元三市进行省级试点,分类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社保和农村社保、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2010年6月,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探索出的“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以及“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等方式路径,不仅受到国家肯定,也极大地推进了全省统筹城乡工作的进程。

2011年7月,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四川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

2011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定稿印发。“两化”互动战略在各地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各界回应

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

南充市住建局局长 罗加福

我对报告中提到的用科学规划引领产城统筹很感兴趣。

去年底召开的南充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南充市未来的奋斗目标: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城市品位,拓展“两化”互动新空间,打造“两化”互动新平台。

高起点定位城市发展,得大手笔编制城市规划,突出规划的全局性、科学性、长远性和综合性。南充“十二五”发展规划,涵盖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城市景观、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总规、分规、详规、专规体系。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实现了无缝化对接。目前,南充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定位与产业分工布局之间着力有机衔接,做到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升南充城市品位。

多渠道破解资金难题

广元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田中文

报告提出,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07年,广元市被确定为全省三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赋予广元探索贫困山区城乡统筹发展途径的任务。统筹城乡发展,资金是关键。5年来,广元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先后建立了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等金融机构的高层会晤机制;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大型融资项目推介会和信贷恳谈会,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与银行对接。

未来5年,作为贫困山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广元面临的发展任务将更加繁重。为进一步破解资金难题,我们或将探索适当降低市、县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配套资金比例,同时减少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资本金要求。另外,建议适当放宽对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进入“支持类”的准入门槛。

我们的高粱会更红

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党委书记 李家秀

作为全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之一,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而黄舣镇处于酒业集中发展区核心区,这意味着黄舣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依托名酒—泸州老窖,带动名园—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和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促进名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通过“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发展,催生了一片红高粱、一座新农村、一艘白酒产业“航母”和一座现代化酒城。

前不久,在黄舣镇,种植高粱前成片的油菜花形成了“十里花海”,为期20天的泸州“踏青节”里旅游人次突破了20万。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种高粱的农民富了、新农村更美了、酿出的酒更醇了、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大了。未来,我们的高粱会更红。

(本报记者 王青山 徐凯 许静 整理)

新闻推荐

爱心温暖山村学子

3版本报讯11月5日,地处深丘的旌阳区双东南洋小学校园内彩旗招展,花团锦簇,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全体师生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学校竣工落成仪式举行。当天,双东南洋小学的同学们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