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之太平镇 酒醒还见“许师傅牛腊巴” 它已成为柳城四宝之一,入选广西最受欢迎旅游休闲食品,享誉国内外
□记者帅君吃过柳城特产—— —“许师傅牛腊巴”的人不少,可听说过许师傅故事的人却少之又少。许师傅是传说还是真有其人?记者来到太平,就是想把关于许师傅的疑问全部找出答案。
刚到太平镇政府,一股牛腊巴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当地宣委向记者打趣道:“我们非常幸福啊,生活的周围都弥漫着牛腊巴的味道。
可你别看我们太平的牛腊巴,现在成了柳城四宝之一,名牌产品‘许师傅牛腊巴\’已经入选广西最受欢迎旅游休闲食品,成为广西一宝享誉国内外。”所以一到太平,记者首先找的是—— — 许师傅。
还没见到许师傅,当地人就跟记者摆起了“牛腊巴”。据介绍,牛腊巴一直是太平民间的小吃,因口感香辣有嚼劲,深受食客喜欢。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师傅和牛腊巴的一则典故。
相传元和年间,唐代著名学者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做刺史时,与随从几人途经现在的太平地段,天色已晚,便在一许姓小客栈落脚。好客的主人拿出自酿的美酒与祖传秘制的牛腊巴招待客人。香酥且回味无穷的牛腊巴与美酒同饮,甚是美味,不知不觉柳刺史醉意已浓。第二天醒来,看到自己的随从仍醉卧未醒,桌上的美酒和牛腊巴早已一 扫而光,柳刺史长叹道“酒醒不见
牛腊巴”啊,后来就有了《酒醒不见
牛腊巴》的典故。许师傅和牛腊巴的故事就沿袭到今天。
许师傅却真有其人,他的第三代传人许东州告诉记者,要探究牛
腊巴的历史,还得从他公公(爷爷)
这一辈说起。许东州是平南客家人,他告诉记者,他爷爷以前并不是卖牛腊巴起家而是卖米粉起家的。
他说,公公年轻时,为了把米粉做好吃,专门请了一位从南洋
(新加坡)回来的师傅制作牛腊巴,
公公就把制作工艺学了下来。那个年代的牛腊巴是配着米粉和鲜肉一起搭着卖的,所以产量很少,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待父亲把手艺传到他这一辈时,许东州有了新的想 法。
“牛腊巴好吃必须选用最好的牛腱子肉,经过30多种天然香料腌制之后,经土窑明火烘烤后再用天然茶油炸制而成。工艺虽说不复杂,但要做得好吃也非常讲究。例如腌制牛肉的必须是高度白酒,牛肉必须要炭火烤制等等……”许东州说,凭借这门祖传手艺,他开始大量制作牛腊巴,把制作好的牛腊巴当成熟菜卖给顾客。没想到这一尝试,他的牛腊巴就更出名了。
1996年,一直想把牛腊巴产业做大的许东州和几个朋友到广州走了一圈,他发现广东那边的牛肉都是包装起来卖,什么沙爹牛肉 、麻辣牛肉和咖喱牛肉的,都不如自己做的牛腊巴好吃。
2002年,受到启发的许东州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做大牛腊巴的生意,对牛腊巴进行包装上市,这样一来就比熟菜储藏的时间久了。许东州告诉记者,那时还都是纯手工,每天只出产100多斤。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牛腊巴已经从原来的手工化变为了现在的半机械化,但制作工艺还是传统的,口味没有变。许东州生产的牛腊巴产量从原来的每天100多斤增至1000多斤,整条太平街上卖的都是许师傅的牛腊巴,牛腊巴一下子成了太平镇的代名词。
2010年,经营牛腊巴的许东州突然意识到要注册“许师傅”商标时,没想到却被江西一家食品厂抢先注册了。当年的许师傅包装也已经换成如今的“许东州”品牌,除了牛腊巴之外,许东州还开发了香肉条和鸭舌头等产品。
当然,现在的柳城太平也不光只有“许师傅”一家牛腊巴,很多人也借着牛腊巴的风,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厂,有了自己的品牌。据了解,现在太平一共有六家制作牛腊巴的厂家,因手工工艺不同,口感也各有千秋。
新闻推荐
出厂3千元卖病人2.7万元 媒体揭心脏支架利益链,称中间加价部分很大比例给了医院和医生,以药养医”是此利益链产生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