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板甲的科学故事

陕西科技报 2021-05-08 09:20 大字

1450年,德国人发明金属活字印刷,颠覆了世界。而另一种金属产品——板甲,则更让500年前的欧洲人兴奋。

板甲,顾名思义,就是整块板的甲胄。全套的欧洲板甲要从头包到脚,把人包得像铁罐头一样。

板甲让欧洲军队打遍天下无敌手,也催生了现代的火药枪支。但板甲消失得也很快,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西班牙人的壳,土著真的砍不动

1521年4月初,麦哲伦来到菲律宾宿雾岛。这里人烟繁茂,商业兴盛。当地酋长说,西班牙人使用港口,应该交钱。

在当地使者的面前,麦哲伦命令一个人穿上板甲,另一人拿刀枪对着板甲又砍又捅,连个印也没砍出来。使者马上表示:酋长不要钱了,还要向西班牙国王上贡。

板甲精益求精,战时大放异彩

大约在14世纪90年代开始,板甲兴起,并在英法战争中大放异彩。与锁子甲相比,板甲重量差不多,但防护水平却好很多。

一开始板甲是意大利米兰造的,为了就近供应英法战场,米兰人在尼德兰设了车间。尼德兰工匠水平也很高,改造了板甲形态,增加了能抵挡打击的瓦楞褶皱,在“米兰式板甲”之外发展出“哥特式板甲”。前者看着更精致,后者更简朴却也耐造。

1415年的阿金库特之战,穿着板甲的法军骑士们,顶着英国长弓的箭雨冲锋。2000多法军骑兵,每人平均要承受英国长弓射出的10只箭。结果除了少数人被箭射中了铠甲的缝隙伤亡外,其余人丝毫无损。

板甲快速普及,全靠高炉和水力锻造

板甲之所以能在14世纪以后快速普及,是因为欧洲金属加工技术进步很大,尤其是引入了高炉和水力锻造。普通板甲只需要锁子甲十分之一的工时就能造出来,可谓便宜有好货。

高炉可以增加燃烧温度,将铁矿石烧成铁水。没有高炉之前,人们炼铁,基本是块炼铁——用木炭炉,将铁矿石烧成海绵状的半熔体,然后锤炼,将废渣挤压出去。

中国很早就有高炉,欧洲人大概是在14世纪或更早学到了高炉技术,他们还用水力鼓风机去配合高炉。高炉铸铁取代块炼铁后,欧洲的钢铁产量大大增加。

水力锻造也很关键。首先要说明的是,铁水倒在模具里铸出来的铁,或者说生铁,既硬又脆,不适合做工具。因此包括盔甲在内,铁器一般是用锻造的。

要打出一整块结实的铁片,是挺累人的。过去靠铁匠抡大锤,敲打红色的铁胚。好几个人配合着敲打半天,不一定能敲均匀。

而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发展出用水车带动大锤子,几锤就可以将铁胚砸得扁扁的,人只需要夹持着铁胚,调整角度即可。

(姚 旺)

新闻推荐

国际疫情观察(5月8日)

(本文持续更新中。文中段首所示时间为本文更新时间。)全球0830【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1.56亿例】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