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前市长亿万富翁布隆博格正式参选2020总统 他有戏吗
前纽约市长兼著名慈善家和政治活动家,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博格(Michael Bloomberg)正式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他即将在未来两周投放3700万美元的广告。
如果布隆伯格当选总统,他将是慈善捐款最多的美国总统和屈指可数的理工男总统。同时将刷新美国总统的年龄、总财富记录。此外,也会是美国的第一个犹太人美国总统。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从“他能当选吗”这个问题开始。本文就来分析一下这个悬念。
时机背后的机关
布隆博格踩着截止线宣布参选,在民调、筹款、获得提名概率各种不确定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步是民主党建制派计划一步步地被打乱,不得不换牌的体现。
现在反转头看布隆博格今年三月份发布的不参加总统选举的计划,他当时还是留了一手,把理由放在暗示党内基本盘太左,自己作为温和派无法从党内出线,即使他认为自己有把握赢得普选胜利。
这当然是他的官方说法,更多原因可能是,当时有更具希望,或者说更具备资源和威望的温和派排在他前面。显然就是前副总统拜登。公众可以合理猜想,民主党建制派貌似有他们的“纪律性”,这是2016年就已经显示出来的一个现象。尽管无法知道他们在内部有些什么走动、斡旋和协商,至少从外部看起来,每次他们会集中推一个人出来,其他人则心甘情愿地做绿叶,不再参与党内角逐。
不排除布隆博格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并非彻底甘愿放弃,否则也不会有今天他宣布正式入场。很可能当时他从顾全大局出发,发一个申明算是交“投名状”。这样既省得他的铁杆支持者再继续游说他,也避免他和拜登背后的力量之间激发矛盾。
然而竞选是个残酷的舞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拜登做了几十年参议员加八年的副总统,经历的火烤都比不上这半年的数量级。他因为儿子亨特(Hunter)的行事和个人作风,深受牵连。让美国眼睁睁地看到什么叫“坑爹”。
之前通俄调查2年多,佩洛西一直压着不启动弹劾。直到川普出牌一个劲地黑拜登的裙带关系,并在与乌克兰总统通电话中涉嫌越线打击政敌拜登,民主党才终于正式发起弹劾。这周恰好是国会弹劾听证结束。布隆博格在今天宣布参选,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预示着,整个弹劾操作到目前对拜登扭转局势并没有起到乐观效果。
他现在踏入选举池,明显是要取代拜登,团结建制派基本盘,阻击瓦伦和桑德斯这些更左一些的候选人。布隆博格的这一步可以看做是建制派对拜登的内部放弃,至少有一批人在做临阵换将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布隆博格今年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斯毕业典礼演讲上,曾经不点名批评杨安泽的自由红利政策。支持他的人与杨安泽的基本盘不会有太多交集。他主要还是力求吸引拜登和市长Pete的支持者,争夺建制派掌门并堵住他不喜欢的民主党左翼的崛起。当然终极目标是把川普拉下来。
建制派和“局外人”
两党建制派都是美国政坛上,对过去20年既定系统的最大的维护势力。美国政坛这几年如此动荡,根源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在相互较劲。
一支主张继续走全球化路线,他们对移民(合法的也包括非法的)更加友好和人道,对于边境政策相对宽松。另一支则主张激进改变过去几十年的已有体系,他们中有的带有明显的单边主义甚至孤立主义的色彩,反对全球化,主张严苛的边境管制政策,对移民也不欢迎。这是粗分,具体到候选人并非人人在不同政策上都如此鲜明。
美国民间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已经按不下去。这些人喜欢的政策是,反TPP之类的国际组织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要求多对本土工人和国民实施保护,反对开放边境,积极反非法移民和难民,有的连合法移民也一锅端地反对。
这股反建制的力量,在他们眼里,传统共和党已死,传统民主党走向务虚。唯有新鲜血液或大刀阔斧的新政,才能激起他们的信任和兴趣。根据在文化议题上的不同需求,这些人会选择支持不同的党。在右的基本加入了川普党,在左的则成为桑德斯、瓦伦和其他几个新秀比如杨安泽、塔尔西·嘉芭德(Tulsi Gabbard)的支持者。
当然,他们在一些人眼里,则有“白人至上”、“反移民”、“社会主义吃白饭的”、“民粹分子”等不同的帽子。虽然这些帽子有的也没扣错,但是打击面太大被误伤的人群也同时存在。
当政治中出现一种呼喊翻天覆地的变革的思潮的时候,也是派系搏杀、政见不同的势力之间攻击抹黑登峰造极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方面经历民主党和共和党变得越来越像中国解放前的GM党和GC党一样的你死我活的矛盾,另一方面每个党内部也内火不断、冲突重重。
共和党在2015到2016年走完了党内撕裂,已经被川普化,现在川普的许多政策跟传统的共和党理念和路线八竿子打不着。他的政府强势干预贸易保护路线、放大国债增长和铁血打击非法移民连带波及合法移民的政策,跟讲究自由贸易、小政府、主张减债、也一定程度欢迎移民包括对非法移民的宽大(里根大赦)的传统共和党理念是不合拍的,共和党内部也有对川普不满的力量存在,譬如共和党大金主Koch兄弟就没有积极支持川普。
但是川普有很铁的一些民意一直追随他,深度原因并不是选民真的发昏成了“第五大道杀人也跟他”的那种小弟跟随大哥的黑社会式的肝脑涂地。那种是还没能真正接受2016年选举结果的人群,在百思不得其解下的解读。事实上,不少在过去20年美国梦走向衰竭的美国家庭,有着不同的想法。
他们中不少人明白,川普的人品很糟糕,但是他当选主要问题不是通敌俄罗斯,而是美国的内因。是因为过去20年的政策制定,尽管让一部分人受益,却同时因为全球化产业外迁他国和工作机会外包低成本国家,加上自动化快步铲除一些传统就业机会,而让相当一部分美国中产和底层处于经济利益大大受损的状态。有的行业整个产业链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被人为地移到了其他低劳动力成本的洲。全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步赶上,相对应的是欧美国家的中低层出现生活发展上的停滞不前。
而美国过去几届政府的政策制定并没有妥善照顾好社会各层面的人。当下的美国政治,在过去既定路线中受损的“小人物(little guys)”们,产生了空前的热情和政治力量。他们在找新的代言人,这就是促成左右两派中“局外人”崛起的根本。
契机和危机并存。
像四年前的共和党,2019到2020年的民主党,正在经历一场党内的痛苦巨变和整合。瓦伦和桑德斯被以“社会主义者”的形象招惹了不少批评,但是他们在美国当下,贫富悬殊差异达到百年前高点,财富分配不合理的国情下,却是实实在在赢得了一大批支持者。他们的崛起有自身的合理性。杨安泽则以进步派中最温和的形象,其“不左不右向前看”的口号,恰如分裂政治中难得的一股善意清流。他从一年前的政治素人“无名氏”到进入党内前六强,看似偶然却也符合天时和人和。
布隆博格的政坛资历和选情
虽然布隆博格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花钱和自己以前累积的威望,快速得到一定支持。但是他毕竟也属于建制派,对于在过去的全球化系统中吃了亏的一批草根选民,他缺乏吸引力。
不过这不意味着布隆博格的政治实力就弱。他在2018年中期选举花了一个亿,最近重金投资弗吉尼亚州州长和州议院的选举,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说明他本人的号召力和他理念的影响力,都不可小觑。
同时,他个人口碑比川普好太多。同为纽约人的亿万富翁川普,有句口头禅是“我真的很有钱”。提到钱,布隆伯格一个人顶九个川普的财富。
他的履历也相当吸引人。布隆伯格出生在名城波士顿,其父亲在他刚进大学时候不幸去世,他妈妈从家庭主妇的状态坚强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这影响了他一生。他本科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个主修电子工程的理工男。
之后就读了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去了华尔街的一家小投行,很快成为公司里能挑大梁的人才。却被没有眼光的老板解雇,39岁失业,倒是激发了他白手起家的腾飞创业史。
2001年,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两个月后,他换党,以共和党身份宣布竞选纽约市长,并获胜。还连任了三届,最后一任期间注册的是独立候选人。
布隆伯格做市长期间政绩满满,在教育、经济、医保、扶贫、环保等方面,都成果显著。很多纽约人认为,他是纽约历史上最成功的市长。领一美元年薪,挤公交上班的布隆伯格市长
他是环保界的一个旗帜型人物。布隆伯格主导开展的"超越煤炭(Beyond Coal)"的活动,帮助关闭了全美一半以上煤电厂,转型清洁能源。这些举措极大促成美国将排碳量减少11%,并降低煤电厂死亡人数近80%。
布隆伯格也是解决枪支暴力问题最著名的活动家之一。他组织和动员强大的基层力量,创立了美国民间最大的控枪组织everytown for gun safety。该组织已经越来越具备跟美国促进拥枪权的长枪组织(NRA)抗衡的实力。
他的慈善家美誉举世闻名。在做纽约市长的时候,他只领取1美元的年薪,年年捐出千万美元级的善款。为了了解民情和城市公共交通的状况,他还坚持坐公交车上班。有统计称,他的慈善捐赠已经有约30亿美元。
布隆伯格的净资产已经高达530亿美金(折合近3700亿人民币),是美国第9号富翁,全球第14大富豪。他这些个换党和从政的经历,被英国《金融时报》戏称:“只有像布隆伯格那么有钱的人,才能以这种方式藐视政治党派”。
教育良好、讲究奋斗、政见立场偏温和、且大都是全球化受益者的人群里面,喜欢他的人自然不会少。没有取代拜登成为建制派一哥的一定实力和胜算,他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宣布参选。
笔者不是建制派的追随者,但相信他的参选对于重新定义什么是有品的富豪和国家领袖,有重要意义。也欣赏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拼搏精神。不少二战老兵活到近百岁,年龄,对于一些人或许一点不成问题。
至于布隆博格就在眼前的总统选举前路,他能在第一周内尤其头几天获得多少人和多少数量的捐款,将成为首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而如何把自己在大城市和蓝区的成功政绩转化到今时今日整个美国人喜欢的政策,并让那些被全球化遗忘和自动化抛弃的人群感受到真实的希望,将决定他能走多远。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很多人都知道国际三八妇女节,却鲜有人知道国际“男人节”——199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一名教授建议给全世界男人放一天假,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