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少数民族文学交流和发展

西北信息报 2019-10-18 07:11 大字

10月16日,《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国文学馆召开。

“目前,《民族文学》共拥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6种文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期刊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介绍,《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创刊以来,每期译载国内各民族作家以及世界著名作家的经典和优秀作品,并开辟《母语原创》栏目,刊发母语佳作。3种文版创刊以来,分别出版了62期刊物,发表了700多篇翻译作品,其中包括老舍、汪曾祺、铁凝、莫言、王蒙、玛拉沁夫、吉狄马加等国内700多位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海明威、泰戈尔、罗曼·罗兰、巴勃鲁·聂鲁达等数十位世界著名作家的佳作。蒙古文版还发表了180多篇母语作品,200多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藏文版发表了160多篇母语作品,140多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维吾尔文版发表了140多篇母语作品,160余名翻译家参与翻译工作。《民族文学》蒙古、藏、维吾尔文版已成为一个文学交流与借鉴的重要园地。人民

新闻推荐

冲突、气候变化与经济衰退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浪费粮食则形同浪费土地和水资源 改变 为了零饥饿

一名营养不良的也门儿童新华社发(穆罕默德摄)收获的小米新华社记者曹阳摄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自1981年以来,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