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勃朗特三姐妹

济南时报 2019-05-26 14:12 大字

□新时报记者 徐敏

在英国文学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一个奇迹。评论界认为三姐妹如同“三日当空”,照亮了彼时几乎被男性作家垄断的文学天空。“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的英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一书,评价勃朗特三姐妹:“她们是自由的反叛者,又是浪漫的保守派。”打开了另一扇读者认知勃朗特三姐妹的窗户。

自由的反叛者,浪漫的保守派

勃朗特三姐妹,即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特有家族式姐妹文学大家的现象。她们为世人留下《简·爱》《呼啸山庄》《教师》《谢莉》《艾格尼丝·格雷》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研究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的不计其数的书籍以及论文中,英国知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一书,偏重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背景对于三姐妹创作的影响。

勃朗特姐妹可以被称为晚期浪漫主义作家。她们以作家身份出现于18—19世纪之交,此时浪漫主义时代几近尾声,英国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即将开始。这样她们就成为了转型式人物,活跃在高浪漫主义革命戏剧的年代与危机丛生的新型工业社会诞生的交叠之际。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正是勃朗特姐妹生活的英国北部地区。由此来看,这三姐妹是名副其实地在全球工业社会的源头进行创作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地点,作为地方作家,她们的写作却十分反讽地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在时代交接的恢弘变革之时,勃朗特姐妹既是充满自由精神的反叛者,又是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保守派,她们对这些持异见者既同情又恐惧,对当局既心存不满又满怀敬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姐妹属于激进的保守派这个“怪异又矛盾的物种”。

正如夏洛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一样,这种社会新秩序中典型的个体一方面冷静自利,另一方面又脆弱无助。三姐妹亦是如此,她们教养良好,却不得不在压抑的环境中工作谋生。“她们被迫成为家庭教师,把自己所受的教育作为商品兜售。她们身上记录了文明与粗蛮的冲突、教养与劳作的冲突、自我表达与自我压抑的冲突,无处不彰显出社会存在的新形式。”伊格尔顿如此评价时代背景给三姐妹的影响。

“勃朗特姐妹是英国特有的古怪现象之一,给人感觉像是从天而降一样”。伊格尔顿写道。她们肯定是脱节错位的矛盾人物,充满悖论地,恰恰是这种漂泊无着和割裂疏离的感觉,使她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最为典型的人物。

“保守的”夏洛蒂和“激烈的”艾米莉

三姐妹中,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代表了三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勃朗特三姐妹个性迥异,这也造就了她们的小说内容的不同发展趋势。相比夏洛特的“适度妥协”,艾米莉的性格则更显“激烈决绝”,正如她们的主人公在《简·爱》和《呼啸山庄》中表现出来的一样。伊格尔顿也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分析了两姐妹在创作中的不同。

与艾米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比,夏洛蒂在道德和智性方面缺乏相应的勇气,这可以从作家笔下的人物身上轻易地看出来。《简·爱》中的亨斯登、罗切斯特、谢莉、保罗·埃曼纽尔,这些人物的浪漫激进特质都多了一份温文尔雅的分寸感。而《呼啸山庄》中的希思克利夫却远非如此,尽管洛克伍德历经辛苦才找到他,他并未向亨斯登那样把自己的爱隐藏在野蛮的外表之下。可以说,艾米莉的作品更具有“神话”色彩。

与伊格尔顿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夏洛蒂本人也意识到了与妹妹的不同,她曾经写道:“我觉得在某些方面艾米莉是一个理论家,她不时会提出一些惊人观点,这些观点非常大胆新颖,虽然并不一定可行。”

从两部作品的叙述视角上也可以窥探一二。《简·爱》中的叙事视角是女家庭教师简,她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通过两种眼光交替完成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述,第一种眼光是叙述自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第二种角度是经验自我,也就是被追忆的“我”在感受和经历过去事件时的眼光。在小说的最后,这两种视角归于统一。《呼啸山庄》具有更加复杂的叙事结构,存在多个叙述者,具有开放的多重视角。洛克伍德是第一重叙述者,他在文本中追忆了自己的经历;同时洛克伍德又是第二重叙述者,追叙了以往发生的故事,转述了纳利所讲述的故事。伊莎贝拉、希思克利夫讲述了自身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补充了故事中纳利不在场的空白信息。这种手法能够打破单一视角中的整体效果,使整个作品具有多重意蕴。

伊格尔顿分析,和叙述视角有关,夏洛蒂作品中的狭隘怨恨不仅体现在主题层面上,而且常常从作者身上爆发出来,夹杂着她自己的渴望和焦虑;而艾米莉的叙述虽然充满怨艾顽梗,但总是以一种“客观的”方式,其细节现实主义总是能够一次次扛过狂暴躁动的情感危机。

不同于俩姐姐的“沉着坚定”的安妮

在三姐妹中,夏洛蒂和艾米莉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安妮的文学成就略逊于两位姐姐,不过亦在世界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代表作《艾格妮丝·格雷》讲述的是一个自幼受人宠爱的少女格雷因家道中落,被迫担任家庭教师,尝尽人间辛酸的故事。爱尔兰著名诗人、评论家乔治·莫尔认为《艾格妮丝·格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完美的散文体小说”。

在本书中,伊格尔顿也特意用一个章节的篇幅来比较安妮与两位姐姐在文学创作上的异同。他认为,安妮的小说结构既没有夏洛蒂小说中那种有趣的矛盾情趣,也没有艾米莉小说中那样悲剧性的冲突。夏洛蒂的主人公不仅仅在空间上被置于两种对立的价值观之间,他们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不均衡地混合了两个世界,因此内心经常经受着煎熬,与矛盾的价值观展开斗争。“安妮的小说则与之相对,没有发生这样灵与肉的内在冲突”。伊格尔顿以《艾格尼丝·格雷》为例作对比,作为家庭教师的格雷试图向孩子们灌输一些道德原则却徒劳无功时,她不禁想到,自己正直诚实的道德标准会不会因为长期与这些浪子相处而受到腐蚀?但这不过是一瞬间,格雷的道德信念沉着坚定,这种信念使她得以战胜环境,最终嫁给一个与她同样有着强大信仰的男子。

“安妮的小说虽然也展现了道德混乱的世界,但是道德标准本身从未遭到过质疑。安妮的信仰是,仁爱、热忱和福音比飞黄腾达更有价值,而且通过足够长时间的苦难后必能实现。”伊格尔顿如此评价安妮,她的这条伦理原则使她明显区别于夏洛蒂和艾米莉。

勃朗特三姐妹虽然出生于同一个家庭,但她们却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文学特征。她们出身贫苦,生活艰辛,短暂的生命宛如流星划过,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作品。那哥特式的狂热和野性的浪漫,点燃了维多利亚时代被理性久久压抑的激情。即使今天翻开她们的作品,还是能感受到那喷薄欲出的女性生命力。

新闻推荐

朝方说河内峰会破裂原因在美方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24日说,朝美领导人第二次会晤无果而终的原因在美国方面,美方必须转换“计算方法”,否则朝美对话不可能恢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