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控失控:“伊斯坎德尔”的蝴蝶效应(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2018-12-17 18:45 大字

焦点:伊斯坎德尔-K

由此可见,美国的关切点就在“伊斯坎德尔”-K身上。这款变身巡航导弹的“伊斯坎德尔”在美国人看来显然“很特别”。实际上,“伊斯坎德尔”-K并非一款全新研制的“大杀器”,而是科罗姆纳设计局用“伊斯坎德尔”-M的地面发射系统搭载海基巡航导弹的“嫁接”产品。其目前使用的9M728及其改进型9M729巡航导弹,都是海基“俱乐部”巡航导弹家族中用于对地打击的3M14“口径”系列的陆基版。“口径”导弹的最远射程超过2000公里,其远程奔袭能力在叙利亚战争中已经得到充分展示,美国人对此看得很清楚。因此不难推测,尽管俄方一再称9M729的射程只有500公里,并未“违约”,但若俄方想延长射程,在技术上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伊斯坎德尔”-K系统的首次公开露面是在2014年9月的“东方-2014”战略演习。从俄方公布的演习图像来看,“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与“俱乐部”3M14E一样,为两级导弹,弹体尾端串联固体火箭助推器。弹体中部有一对可折叠的弹翼,弹体尾部有“十”字形配置的4个截尖三角形操纵尾翼。军演中“伊斯坎德尔”-K机动到丛林中,在没有道路和预设场坪的情况下,在普通场地快速展开,迅速发射,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伊斯坎德尔”-K。

该系统以连为基本作战单位,一个导弹连下辖两套导弹系统,每套包括1辆运输发射车、1辆运输装填车、1辆通信指挥车、1辆目标指示车。俄科研部门为导弹研制了新的任务规划系统,一辆发射车能以一分钟间隔发射两枚导弹分别攻击两个目标。“伊斯坎德尔”-K的轮式机动发射系统与“伊斯坎德尔”-M基本一样,可随机选择发射地点并自主确定所在位置的坐标实施发射。战斗中只需3人便可完成发射操作。从展开设备到导弹发射仅需4分钟,即使在刚转移阵地解除行军状态后,也可在6分钟内发射导弹。

“伊斯坎德尔”-K目前在俄陆军中与“伊斯坎德尔”-M和“圆点”-U弹道导弹混编使用。“圆点”-U的最大射程为120公里,“伊斯坎德尔”-M最新型号的射程接近500公里。如果从火力配备的射程梯度考虑,“伊斯坎德尔”-K的射程如果还是500公里似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这并不一定就证明俄军现装备的“伊斯坎德尔”-K一定“违约”,首先,相比“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约20分钟的发射准备时间,“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只需要几分钟,且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也更高。

另一方面,“伊斯坎德尔”-K也无法完全取代“伊斯坎德尔”-M。如果面对防护严密的高价值目标,“伊斯坎德尔”-M作为弹道导弹的高超声速攻顶突防能力就不是以亚声速在大气层内飞行的“伊斯坎德尔”-K能比肩的;而且虽然“伊斯坎德尔”-M的发射准备时间长,但在相同射程内的飞行时间短。如果是对预判目标做有计划的精确打击,在提前做好发射准备的情况下,“伊斯坎德尔”-M对于时间敏感目标的威胁更大。

因此,即便真的射程重叠,“伊斯坎德尔”-K与“伊斯坎德尔”-M混编的价值仍然存在。当然,俄方也完全可以将目前装备的“伊斯坎德尔”-K射程“控制”在500公里以内,一旦战时需要再恢复全射程配置。这在技术上并非难事,也是美俄一直以来为规避各项军控条约采取的惯常“作弊”手段。

战术导弹的诱惑

冷战时,苏联对战术弹道导弹的研制比美国人更具热情,这跟苏联的地缘环境和战役战术原则有关。面对近在咫尺的欧洲,战术核武器的使用更加实际、更加灵活。在非核条件下使用,战术弹道导弹打击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大,敌方根本无法拦截。冷战时期欧洲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较为集中,战术弹道导弹在这里的使用价值远比世界任何其它地方要高。

苏联最著名的“飞毛腿”系列战术弹道导弹于1955年装备部队。“飞毛腿”有4个主要型号,射程从50至550公里不等,除苏军装备外还大量出口。在两伊战争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飞毛腿”都曾大量使用,也造成了堪称“战略级”的直接或间接效果。

尽管在90年代“飞毛腿”导弹的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但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种地地战术导弹能跟“飞毛腿”对世界政治、地区格局产生的影响相提并论。美国眼中曾经的“邪恶轴心”国家伊拉克、伊朗、朝鲜等国,其所谓的自研导弹无一不是在“飞毛腿”基础上改进发展的。而这一切也足以证明陆基战区级地地导弹的巨大价值。

原本计划取代“飞毛腿”的9K714“奥卡河”导弹(北约代号SS-23“蜘蛛”),随着美苏在80年代末的缓和而成为历史。

1980年,用于取代“飞毛腿”的9K714“奥卡河”(北约代号SS-23“蜘蛛”)导弹开始服役。与“飞毛腿”相比,“奥卡河”的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由于采用了末制导雷达等复合制导技术,其命中精度达到30米的惊人水平,足以摧毁高价值加固点目标。苏联共生产了约500枚9K714导弹和130部发射车。苏军自己装备有239枚导弹,另出口了24部发射车和100枚导弹。由于该系统对北约欧洲目标的威胁极大,且装备数量多,使用灵活,因此尽管射程并未超过《中导条约》限制,但在美国强烈要求下,急于“缓和”的戈尔巴乔夫还是答应将其全部销毁。

1991年,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表现让莫斯科为之一震。ATACMS系统刚在1990年装备部队,就立即被部署到沙特阿拉伯105枚,并发射了30枚对伊拉克机场、后勤中心、战场指挥所、地空和地地导弹发射阵地进行打击,效果惊人。受刺激的俄军决定在条约允许范围内重启战区级地地导弹项目,且方案和技术也都是现成的。科罗姆纳设计局直接在被条约“夭折”的“奥卡河”改进型“奥卡河”-U基础上研发,新导弹系统的项目名称为9M72“投标者”(北约代号SS-26“石头”)。由于必须控制射程,因此“投标者”的尺寸和重量比“奥卡河”-U缩减不少。

“投标者”于2001年10月3日正式装备部队。在此之前,科罗姆纳设计局为了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寒冬”下生存,已经开发出了一款出口简配型“投标者”——这就是“伊斯坎德尔”的最初来历。1999年,科罗姆纳设计局第一次与国外用户签订合同出口“伊斯坎德尔”导弹,这个合同最后却因故取消,已生产的导弹只好装备俄罗斯陆军。为了达到本国陆军要求,这些导弹又进行了改进,安装了雷达场景匹配制导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这个“出口转内销”的新型号就是“伊斯坎德尔”-M,而最初的简化出口型也被重新命名为“伊斯坎德尔”-E。

从此可见,即使是俄罗斯国内使用的“伊斯坎德尔”-M本来也并非真正的“投标者”。但在该项目的后续发展中,俄罗斯人为了在外销中避免潜在客户担忧“猴版”减配的问题(编辑注:“猴版”指苏联时期生产的武器大都有高低两个版本:人版和猴版),对外就统一将“投标者”称为“伊斯坎德尔”-M,“投标者”后来的各种改进型也都被归于“伊斯坎德尔”-M门下。换言之,现在的“伊斯坎德尔”-M就是“投标者”。

 “伊斯坎德尔”-M。

与“奥卡河”相比,“伊斯坎德尔”-M的最大改进是明显提高了突防能力。而俄方之所以经常用该导弹来回应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所仰仗的也正是这一点。首先,9M72导弹外表喷涂有吸波材料,在外形上也考虑了隐身需求,没有以前导弹普遍具有的加强肋、线缆整流罩、指令接收天线等突出物,控制舵面也比其它导弹小;其次,导弹加装电子对抗设备和诱饵装置,可干扰敌方预警及探测系统,俄罗斯的洲际弹道导弹在这方面有相当成熟的技术积累;另外,“伊斯坎德尔”-M采用非标准弹道,顶端出现一段类平飞段,其最大弹道高度仅有50公里,并可做预设程序的机动飞行,这让敌方基本无法计算其弹道轨迹、再入时机和再入点。

战术导弹撬动战略格局

“伊斯坎德尔”家族尽管从技术上看只是一款战术导弹,然而目前的情况表明,该导弹系统已经造成一系列连锁战略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美俄军控领域,“伊斯坎德尔”-K的出现有可能导致《中导条约》破产,从而给欧洲现有的安全局势,以及美欧关系、俄欧关系带来重大不确定性。此外,美国退出该条约后,即有理由将本来正在开发的中导技术拿上台面。尽管类似反导靶弹和“战斧”上陆这样的边缘项目倒不一定会被用来在欧洲直接跟俄罗斯硬碰硬,正如前文所说,美国在此领域并无优势;但它们却可以被用于其他战略方向,比如亚太和中东——在退出《中导条约》前,即便不针对欧洲,美国也是不能拥有此类导弹的。

“伊斯坎德尔”家族撬动的另一个战略版块则直接继承自“飞毛腿”。作为“伊斯坎德尔”-M的出口版,射程降为280公里的“伊斯坎德尔”-E系统仍具备高精度和强突防的特点,使得购买国即使购入少量导弹就足以影响地区军力平衡。何况,该导弹系统完全遵守《导弹技术不扩散条约》中关于不得出口射程300公里以上,战斗部重量500公斤以上的战术导弹的规定。因此导弹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伊朗于2001年,叙利亚于2004年都表示要购买“伊斯坎德尔”-E,后来俄罗斯迫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取消了这两国的订单。但美国在出口陆基ATACMS战术导弹系统(最大射程300公里)时却没有考虑到所谓的“地区力量平衡”问题,或是在反向考虑该问题。1997年美国向韩国出口了大量的ATAMCS Block1,2003年再次向韩国出口了性能更先进的ATADMCS Block1A。因此,虽然面临各种压力,俄方仍在全球各大防务展上不遗余力的推销“伊斯坎德尔”-E。

以色列尤其担心该导弹在中东扩散的潜在风险。当2004年俄叙两国一度达成“伊斯坎德尔”-E购买协议时,沙龙政府是按照“危机处理”的标准应对此事的。沙龙甚至一度飞到莫斯科向普京面陈厉害,以色列的观点是:该导弹系统可以直接威胁以色列的生存——“伊斯坎德尔”-E射程足以覆盖以色列全境,超高的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让其可以摧毁以境内几乎所有重要目标,而以色列根本没有足够的预警时间。

同时,尽管“伊斯坎德尔”-E的外销屡被阻止,但其出口受阻本身就已经造成了对莫斯科有利的地缘战略影响。由于出口该导弹并不“违约”,因此主动权就牢牢握在俄罗斯人手里,尤其是在中东,俄方就经常用“伊斯坎德尔”-E和S-300这样的准战略武器的出口问题来换取其他博弈筹码——出口可以给潜在对手造成直接威胁,并成为直接回应对方威胁的手段,如S-300出口叙利亚;随时宣称要出口则很可能是放出交易的信号。

的确,像美俄这样的老牌帝国,其软实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擅于调配使用手中的各种资源,即便有时其手里的牌并不算好,即便有时这张牌仅仅就是一款短程战术导弹。

虽然S-300防空系统仅仅是防御性的战术武器,但俄罗斯依然在叙利亚把这张牌打出了战略级的成效。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双周一期,不见不散)

新闻推荐

美墨边境七岁女童死于拘押

美国联邦政府在美墨边境拘押数以千计非法移民,既包括成年人,也包括他们的未成年子女。一名7岁女孩14日被曝死于美方拘押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