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鹏:德国贵族中的共产党员
熟悉民主德国文学史的朋友应当听说过路德维希·雷恩(Ludwig Renn)这位共产主义革命文学作家。他于1928年出版的小说《战争》(Krieg)驰名国际,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德军普通一兵的经历,栩栩如生地描绘战争之惨烈。《战争》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一样,是战后最成功的反战文学作品之一,被翻译成十种语言,其中德文版到1929年销售达到10万册,到1933年达到15万册。并且与《西线无战事》不同的是,《战争》在纳粹时期没有被禁。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西班牙内战》(Der spanische Krieg)也很真实地反映了战争。他这两本战争小说其实有很多自传色彩,雷恩亲历了西线堑壕战的血雨腥风,也作为国际主义战士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援助左翼共和国。不过他不是普通士兵,而是军官。
《战争》
而且不止是军官,他其实是出身萨克森名门的贵族。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贵族一般以右翼保守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投身极右翼,与纳粹共舞。那么这位贵族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会成为共产党人呢?
贵族向左转
路德维希·雷恩其实是小说《战争》的主人公的名字。作者的真名是阿诺尔德·维特·冯·格尔瑟瑙(Arnold Vieth von Gol?enau)。他于1889年出生于德累斯顿的一个骑士家庭,他家的庄园位于戈尔森(Gol?en,今属勃兰登堡州)。他的父亲是萨克森王国宫廷的太子师,给太子格奥尔格(1893—1943)教数学和物理。
德累斯顿的雷恩故居
阿诺尔德自幼在宫廷长大,与太子是好友。从1911年开始,阿诺尔德走的是德国贵族常见的人生路径:从军。他在威望极高的萨克森王家第1近卫掷弹兵团服役,与好友格奥尔格太子并肩作战。一战期间阿诺尔德担任过连长和营长。喜好舞文弄墨的阿诺尔德后来写了小说《战争》,讲自己的这段经历。战争结束后,他在德累斯顿的保安警察部队当官。
1918年,德国战败,11月革命爆发,皇帝和各个统治家族不得不退位,萨克森王国也灭亡了。社会民主党人(属于中左阵营)及其盟友建立了魏玛共和国,然而为了阻止(想象中的)极左势力夺权,社会民主党选择与右翼合作,包括贵族、地主和保守派,而这些人对共和主义和议会民主没有任何兴趣,同时极端敌视和仇视共产党。在这个时期,德国贵族不得不作出自己的选择,而其中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政治光谱中的右派,只是右的程度不同。
阿诺尔德却是个例外。我们不知道他的心路历程如何。也许是亲历战场的九死一生、目睹人民的苦难让他的思想发生左倾?1920年,他的抉择时刻到了。究竟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这年3月,风雨飘摇的魏玛共和国发生了著名的“卡普政变”。魏玛政府与西方列强签署了《凡尔赛条约》,这被右翼和民族主义者视为卖国。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军队要裁撤至10万人。而此时有大量德国军人在所谓“自由团”当中。“自由团”是1918年11月革命、德意志帝国灭亡之后从大批失去生计的退伍军人当中涌现的右翼准军事组织,他们名义上帮助共和国镇压极左派,但其实对共和国是很大的威胁。共和国政府企图解散最强大的自由团组织之一“埃尔哈特海军旅”,引起反弹。该旅在右翼民族主义者沃尔夫冈·卡普和国防军将领瓦尔特·冯·吕特维茨领导下造反,占领了柏林。在这个重大时刻,同情右翼的国防军和警察拒绝帮助共和国政府。最后是工人群众发动罢工,让整个国家瘫痪,政变才垮掉。
卡普政变期间的右翼军人
卡普政变期间,德累斯顿警官阿诺尔德接到了镇压罢工工人的命令。上级指示他带领警察部队,以武力驱散群众。他拒绝向示威群众开枪,随后从警察部门离职。看样子他此时已经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随后阿诺尔德走上学术道路,在哥廷根和慕尼黑学过法律、经济学、艺术史和俄国语言学等科目。他的兴趣非常广泛。读万卷书,也要行千里路,他在1925和1926年徒步旅行了欧洲多个国家,还去了近东。1927年回国之后,他继续学习,这一次到维也纳攻读考古学、艺术史和中国史。回到德国之后,他在为左翼工人开办的学校里讲授中国史和俄国史。
1928年,也就是他的《战争》出版的那一年,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1929年,他第一次去苏联朝圣和学习。1930年,他宣布放弃自己的贵族姓氏,与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并开始使用路德维希·雷恩这个名字。在柏林,他为共产党的几份报刊当编辑,还结识了后来在东德闻名遐迩的左翼作家安娜·西格斯(Anna Seghers)和约翰内斯·贝希尔(Johannes R. Becher)。这两位今天都是永载德语文学史册的人物。雷恩还在柏林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教书。
与海明威谈笑风生
1933年,纳粹掌权。国会纵火案之后,希特勒的权力大大增强。一大批左翼人士遭到逮捕和清洗。雷恩和著名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卡尔·冯·奥西茨基和德国国会中共产党的最后一任领袖恩斯特·托尔格勒(Ernst Torgler)一起被捕。奥西茨基后来死于集中营。而雷恩被判30个月监禁。
他出狱之后,正好赶上西班牙内战。这是左翼与右翼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纳粹德国和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支持佛朗哥的右翼势力,而苏联与国际左翼人士支持西班牙共和国。包括加缪、聂鲁达、乔治·奥威尔、海明威在内的很多国际左翼人士赶到西班牙参战。雷恩也去了西班牙,加入著名的第11国际旅,与海明威打过很多交道。不过,在1955年出版的小说《西班牙内战》中,他没有指名道姓地说海明威,只说“一个美国人”,因为当时东德官方敌视海明威这个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现代主义作家。雷恩这么写,可以说是严守党的路线了。在第11国际旅,他担任“恩斯特·台尔曼”营(台尔曼是当时德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营长,后来还以旅参谋长的身份与旅长汉斯·卡勒(Hans Kahle)一起指挥全旅。
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海明威(中)与雷恩(右)
佛朗哥打败了左翼共和国,参战的国际左翼人士各奔东西,有的还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比如奥威尔。雷恩逃往墨西哥,担任“自由德国民族委员会”(Nationalkomitee Freies Deutschland)组织的主席。“自由德国”是二战期间在苏联运作的一个组织,吸收了很多德军战俘和德国共产党人。一贯热爱学术的雷恩还喜欢上了世界语。1947年,他来到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成为文化科学研究所所长,还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书。1952年,他搬到东柏林,成为自由作家,还成为东德艺术院院士。
1957年,雷恩为青少年读者签字
雷恩写了一本书,讲述他自己一生的传奇故事,书名叫《没落的贵族》(Adel im Untergang)。在20世纪的德国贵族当中,他的人生经历非常独特和戏剧性。
没落的贵族
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还是一位同性恋者,与他的两位伴侣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最后,三位朋友长眠在柏林的弗里德里希斯费尔德中央公墓(Zentralfriedhof Friedrichsfelde)的同一个墓穴。
东德邮票上的路德维希?雷恩
雷恩和两位朋友合葬的墓碑
背叛自己阶级的贵族左翼
其实和路德维希·雷恩一样出身贵族但走上左翼道路的德国人还有一些,比如亚历山大·施滕博克-费莫尔伯爵(Alexander Graf Stenbock-Fermor,1902—1972),他出身于拉脱维亚的波罗的海德意志人贵族家庭。一战结束后,波罗的海地区的德意志人组建了不少民兵组织与撤退中的德军合作,一边抵抗苏俄,一边试图建立德意志人国家,或者与德国合并。年纪轻轻的施滕博克-费莫尔伯爵就是这样一名志愿战士,当然从对方的视角看,他是“白军”。波罗的海地区被苏联吞并之后,不少当地德意志人逃往德国,施滕博克-费莫尔伯爵也移民到德国,学习工程学,曾在鲁尔区采矿。也许是因为深度与工人阶级接触,这个曾经的白军变成了坚定的共产党人。他还成为作家、电影编剧和广播剧编剧。1933年他一度被纳粹逮捕,战争期间是抵抗运动成员,战后当过市长、出版社社长,并继续写作。
反纳粹人士、曾任魏玛时期陆军总参谋长的陆军大将库尔特·冯·哈默施泰因-埃克沃德男爵(Kurt von Hammerstein-Equord,1878—1943)的两个女儿也属于背叛自己阶级的贵族。他的长女玛丽·路易丝在魏玛时期就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为其情报部门服务,并与左翼犹太人知识分子结交。他的次女玛丽·特蕾莎则嫁给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移民到了巴勒斯坦。
玛丽?路易丝·冯·哈默施泰因-埃克沃德男爵小姐,1928年
如果我们挖掘史海,也许还能找到一些类似的德国贵族左翼分子,但如历史学家斯蒂芬·马林诺夫斯基所言,这些贵族共产党员的例子并不能说明1918年之后德国贵族的政治光谱很广泛。恰恰相反,雷恩、施滕博克-费莫尔和哈默施泰因-埃克沃德姐妹的故事,只占极少数,他们的路是孤独的路,在德国贵族的群体当中,他们是局外人。
参考文献:
Günthart, Erich; Günthart, Romy: Spanische Er?ffnung 1936. Rotes Zürich, deutsche Emigranten und der Kampf gegen Franco. Chronos-Verlag, Zürich 2017.
Klee, Ernst. Das Kulturlexikon zum Dritten Reich. Wer war was vor und nach 1945. S. Fischer, Frankfurt am Main 2007.
Malinowski, Stephan. Vom K?nig zum Führer. Sozialer Niedergang und politische Radikalisierung im deutschen Adel zwischen Kaiserreich und NS-Staat. Oldenbourg Akademieverlag.
Renn, Ludwig. Der spansiche Krieg, Aufbau, 1956.
Stenbock-Fermor, Graf Alexander. In: Lexikon sozialistischer deutscher Literatur. Von den Anf?ngen bis 1945. Monographisch-bibliographische Darstellungen. 2. Auflage, unver?nderter Nachdruck der 1. Auflage.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Leipzig 1964.
新闻推荐
你若和平 我可撤军 美防长:如果有需要,美将探讨从朝鲜半岛撤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8日消息,美国防长马蒂斯在接待到访的波兰防长时表示,如果朝鲜把美军撤出朝鲜半岛作为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美国会就此与盟友商讨。马蒂斯说,“那议题当然必须先和我们的盟友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