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造假层出不穷 戳破“日本制造”神话
据报道,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日前发布消息称,承认篡改部分铝、铜制品性能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影响波及汽车、飞机、军工、高速列车等多个领域约500家客户。包括该企业管理人员在内,有数十人参与篡改数据,是集体、长期的行为。对此,日本舆论一片哗然,认为近年日本知名企业造假丑闻频出,“日本制造”的信誉正在黯然褪色。
1 篡改数据 牵涉管理层数十名员工
据媒体报道,神户制钢所在今年8月公司内部调查时发现,集团下属长府制造所、真冈制造所及大安工厂等4家事务所篡改了质检相关证明,包括在2016年9月至今年8月期间,伪造了强度和尺寸等数据。遭篡改数据产品包括铝制品零部件约1.93万吨、铜制品约2200吨、铜铸件约1.94万件,约占铝和铜业务销售额的4%。
涉事工厂在产品出厂前就已发现某些方面达不到客户提出的标准要求,却在产品检查证明书中修改强度和尺寸等数据。不过,神户制钢所称,虽然这些产品未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却满足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制定的行业标准。神户制钢所已成立调查委员会,并委托第三方对此展开进一步调查。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8日召开会议,就篡改数据致歉。他承认问题产品“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我们也请客户进行检查。现阶段,尚未发现可能因此引发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这次伪造数据并非神户制钢所的“初犯”。去年该公司就被曝篡改数据,其旗下一家生产钢丝的子公司在9年里持续伪造不锈钢产品强度,将不符合行业强度标准的产品以次充好出售。神户制钢所已承认,数据造假这一系统性不当行为从10年前就已开始。
2 事涉高层 篡改数据非个别人所为
本次数据造假丑闻牵涉包括神户制钢所管理层在内的数十名员工。梅原尚人坦言,篡改数据并非个别人所为,而是获得管理层默许,是公司整体行为。就产品数据造假一事,梅原尚人解释称,由于要求按期交货,工人们感到压力很大。
梅原尚人说,不排除部分客户将因此召回问题车辆的可能,目前正与相关企业协商。梅原尚人将篡改数据的部分原因归结于按期交货的压力,他同时否认经营层曾因财务赤字向生产一线施压。然而,这种说辞并不能让人信服,前两年由于日本钢铁、建筑机械需求疲软,神户钢铁公司连续两年经营赤字,2016年度亏损230亿日元,公司信誓旦旦今年要扭亏为盈,并把高质量的铝、铜产品定为“成长战略的支柱”。既然敢签高标准产品的生产合同,说明企业具备此技术和能力,产品达不到客户要求只能说明生产过程的偷工减料。
东京非盈利组织“日本企业治理网络”律师牛岛信认为,神户制钢所的问题在于一种常见的组织问题。“董事会没有做好他们的工作。”他说,这不是一个仅仅通过社长辞职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3 影响巨大 可能引发大规模召回事件
由于铝和铜在制造业领域使用广泛,神户制钢所“掉链子”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据报道,日本车企巨头,包括本田、马自达、三菱、日产、铃木和丰田几乎都被“坑”了。
丰田汽车表示,该公司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问题产品,包括在日本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的引擎盖、尾门。三菱重工表示,该公司正在研发的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三菱支线客机的机体和机翼接合部分以及机窗框架都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的产品。使用神户制钢所的铝制部件与东丽株式会社等的碳纤维,能减轻飞机零配件重量,这些曾经是日本原材料企业的优势。
日本东海旅客铁道公司运营的部分新干线列车,也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的问题产品。日本防卫省10日说,问题制品也可能被用于生产自卫队的飞机和制导武器。共同社认为,数据篡改问题的影响面已从汽车厂商延伸至新干线、航天航空等领域。一旦确认涉及汽车安全性的重要零部件存在强度不足等问题,数据造假丑闻可能会升级为大规模召回事件。
4 丑闻频出 动摇日本制造“品质神话”
随着神户制钢问题的发酵,包括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开始插手调查。据日媒最新的报道,存在数据篡改问题可能不仅仅是铝、铜制品,铁粉也存在数据篡改问题。作为上游工业原材料供应企业,神户制钢所篡改数据对整个产业链影响巨大。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神户制钢所集团下属的4家企业长期使用同样手法造假,说明众多员工认同了企业的不当行为。企业间的交易本来应秉持“不欺”原则,而神户制钢所在所谓“力求达到行业标准”的同时,淡忘了客户间的契约意识,甚至是以欺骗的手段来维持客户。这对日本制造业整体的可信度造成负面影响。
报道还说,过去以“高品质”为卖点的日本制造业正在发生动摇。
近年来,日本知名企业丑闻频出,令人对日本大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出批评。日本现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吴保宁认为,一方面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降低成本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内部强调创利创收、忽视社会责任,如何平衡两者关系需要利益调整。此外,国家监管、企业内部间和用户方的监督如何相互作用,也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5 深度分析 企业丑闻难以再掩盖
这不是神户制钢所第一次曝出造假丑闻,放在整个日本企业界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反映出日本企业在海外竞争和产业转型压力下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日本拓殖大学经济学教授朱炎认为,日本企业近年曝光的丑闻大多是有组织参与、集体隐瞒,凸显企业缺乏内外监督机制、纠错赏罚机制。企业管理层为降低成本,与合作伙伴搞内幕交易,对产品质量缺乏长期监督,对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压价,后者也因相似压力放松了品质要求。
朱炎指出,一些老牌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即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也可以凭借过去积累的声誉把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此外,日本立正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苑志佳说,日本早就处在产业转型的关口,但进展太慢。日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高等难题预示“不转型必衰退”的前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的丑闻只是开始而已,今后可能会不断出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媒体也不会过度渲染企业丑闻。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曝光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容易。其实日企和其他企业并无二致,只是被光环和名誉所掩盖。
■深度
日企“篡改文化”战胜“耻感文化”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日本产品一直都以其优越的产品性能和可靠的产品质量,成为“良心产品”“诚信产品”的代名词。“排队买日本马桶盖”曾经一度成为中国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可是如今“日本制造”的诚信神话正伴随着众多造假事件瓦解与坍塌。对此,人们不禁问:说好的安全、可靠,都哪去了?
上行下效
首先,日本造假盛行与当前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在人们印象里,日本人一般是很守信用的,可是,这一品质正遭受“污染”。
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传统上有“耻感文化”一说。然而,这些年弥漫日本的“隐瞒文化”“篡改文化”正在战胜“耻感文化”,导致整个社会对谎言、造假的“耻感”急剧下降,这种隐性腐败正在从政治领域渗透到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
以首相安倍晋三卷入的森友学园丑闻为例,不仅首相官邸和自民党上下拼命掩盖,财务省知情部门也在隐瞒、篡改乃至销毁对安倍夫妇不利的证据。几乎同一时期,防卫省被曝刻意瞒报记录陆上自卫队驻南苏丹维和部队每日活动的日报。这些丑闻还显示,“惩恶扬善”机制在崩溃。最典型的是,涉嫌隐瞒森友学园丑闻的财务省高官事后被安倍擢升为日本国税厅长官。有了公众人物的“不良表率”,上行下效,失信事件频发也就见怪不怪了。
沉渣泛起
其次,造假盛行还与日本当前的社会心态密切相连。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安倍政府虽然大力推行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可是收效甚微。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生存压力不断加大,道德已经无法约束人们对于利益的疯狂追逐。
不少学者称,现在的日本进入“逐利时代”,经济利益优先于顾客口碑,开始成为企业的主要追求目标。
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领导权威。在“忠孝”和“等级”面前,高层管理者代表了公司,让公司成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天下,管理层的共识是“千万不能质疑大老板”,董事会制衡发挥零作用。而在企业内部治理失效的情况下,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便无法得到保证。
自信丧失
最后,造假盛行还与“日本自信”的逐渐丧失有关。“每当下雨心里就会涌起一份自信:我砌的墙怎么可能因这点毛毛细雨就被冲垮。”日本民俗学家宫本常一在《庶民的发现》中说道。这句话鲜活展示了昭和时代日本的自信精神。如今,这种精神正在随着日本实力衰弱逐步丧失。没有了足够的自信,各种歪门邪道就会沉渣泛起。
■链接
丑闻·企业造假
◆2017年9月
日本汽车业三巨头之一日产汽车公司承认在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检验手续,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约116万辆汽车。
◆2016年7月
高田公司因“夺命气囊”引发大规模召回,其质量问题牵连出造假丑闻:其产品检测存在数据操控和篡改,质量监测环节删除部分数据以编造“理想”结果。今年6月,高田公司申请破产。
◆2016年4月
三菱汽车公司承认在4款轻型汽车的燃油效率测试中存在违规操作,以美化排放水平,涉及车辆超过60万辆。5月,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承认在本土销售的16款车型存在燃效数据造假,涉及超过210万辆车。
◆2015年10月
日本三井不动产集团销售的横滨市都筑区一幢公寓楼发生倾斜。在调查后发现,在支撑大楼的地桩中,有至少8根没打进足够深的稳固地层中。而作为该项目的下游承包商、负责打地桩的日本建筑业龙头企业旭化成建材公司在施工时偷工减料,甚至在施工前就篡改了固定地桩的混凝土用量、地盘强度等数据资料。而调查显示,旭化成建材公司被复查的2376个建筑项目中,有266个项目存在数据篡改和挪用。
◆2015年7月
第三方调查证实,家电巨头、有140多年历史的东芝集团在截至2014年3月的5年间虚报利润1518亿日元,三任社长涉嫌财务造假。
◆2011年
医用设备和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曝出财务造假丑闻,承认此前20年都在以做假账方式掩盖总额上千亿日元的投资亏损。
丑闻·食品造假
◆2016年
日本大型连锁料理店的木曾路公司承认,其3家门店销售的是廉价牛肉,标注的却是“松阪牛”或“佐贺牛”
◆2015年
日本三重县四日市谷物销售公司则将中国产大米混入国产米中销售,最终负责人被判刑。
丑闻·学术造假
◆2016年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樱井真虽然未获得博士学位,但央行主页的履历介绍中被表述为“博士课程结业”。
◆2014年
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两篇诺奖级论文,最终被认定为造假,成为当年科学界的最大丑闻。
“神钢”造假
这些品牌尴尬了
丰田 铃木 日产
本田 斯巴鲁
马自达 三菱汽车
通用汽车 特斯拉
戴姆勒 标致雪铁龙
波音 空客
…………
新闻推荐
新华社首尔10月13日电韩国媒体近日报道,由于韩国男足国家队在近期友谊赛中两连败,他们在10月的世界排名或将大幅下滑,有可能被中国男足超越。韩联社称,根据国际足联(FIFA)提供的排名预测工具来计算,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