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茫然笺

黄海晨报 2017-05-09 00:00 大字
费费

“你”:

刚给学生上完一节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就“情趣”和“意境”这两个词给学生展开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讲述——— 这句话是有毛病的:既然不可言传怎么又能讲述呢?这就是教师的为难和骄傲处:偏要把不好言传的用尽可能浅显易懂的话讲出来。

这节课里,对于“情趣”有许多关于童年趣事的国画配图。我讲到了童年至今难忘的事。彼时是平常的,而在今时回想却是一遍一遍从未倦过。

小时候是野长的,作业从来不做,放学后会独自去镇子外更远的河坝玩。二月二以前,有种草心是嫩的,错过二月二就不能吃了。所以整个早春,约略有那种草的河坝都被我扫雷般匍匐前进过了。少年的能量熊熊燃烧着冻死人的东南风,将人在自然里的动物性发挥到“偏执”。

水牛在水塘里的样子,以及从水里出来风干后,泥巴成块地结在毛发上的样子,一一细述给同学们听。《春牧图》《四羊图》《青蛙》都有类似的情感。

乌克兰的里特维年科《秋天的田野》让我想起锐利过刀子的秸皮,想起我血液里的暴力因子:五六岁时,我用秸皮割开更小的孩子的指节处。秸皮划开皮肉的声音和体感是一种犯罪般的快感。那时候我就知道这种感觉,虽然我不知道那个词。我从容地享受了几秒钟的“快感”。它链接了此后我人生中任何一个和“快感”有关的感觉体系。每一个“快感”都像刀子刚刚切入肉里,血液刚刚涌了出来。我抓起一把门槛下面的土,洒在血上。我闻到了热血浸润的尘土味儿。

写到这里,我想,如果这封信必须要寄出,该寄给谁呢?竟无人可寄。我们早就丢失了写信这件有趣的事情,也丢失了可以读信的人。和法国电影《她》里面的主人公一样,我们在人群里找不到“她”,只好和虚拟世界里的声音互通心曲,并依着自己的想象与虚拟世界呼应,以解决孤独和不安全的心病。“你”也是虚指。在一封不会寄出的信笺的目的地,“你”是容器。正因为你必然不能有态度,所以这颗石子落到湖面上有怎样的水花,写信的人是可以不管不顾的。

再回来,从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里我说起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细密特别的情绪心思。我们借物寓意,我们借景抒情,我们指山卖磨,我们还指桑骂槐。我们所说的钓鱼人的心境和画家的心境皆为猜测,真正的物我两忘是从来没有记得有过“我”。

然后回到“意境”“情趣”两个词上,情趣显然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闺房情趣、低俗情趣等,也可以指各类文学艺术精神形而上的高雅志趣。而意境呢,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某类东西。当我们为某一样事物感动又说不出来感动的具体,那个部分就是意境。我说,有时候我们画了一朵花,明明花瓣花心花蕊枝干一样也不少,但就觉得缺了什么,这缺少的不对劲的地方就是情趣和意境。

由此我想到了画和人。许多人都在画,不一定能画得有趣,许多人都在活,也不一定活得有意思。这有趣和有意思就是人生的意境吧!

我想做个有趣的人,你呢?

另:

上一分钟,我是想做个有趣的人的,但这会儿,又反悔了。有趣的定义是什么,我也糊涂了,也失去意义了。

人生充满了不真实的幻灭感。我不能确定哪些是真的,真有几分。人间的事情太轻薄了,地球转着转着就沧海桑田了。而我,竟不知写信给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傻缺。”被称作傻缺的人里头,大概只有极少数是不知道自己犯傻的,大部分都心知肚明。最可怜的不就是这种吗?我们在诗画宗教中自我宽慰和原宥,像王摩诘,我们以为他在田园和禅意里解放了自己,其实他一生都做着自我的囚徒。

我手边的书有狠戾刻薄的《牲人盈天下》,有分享青春心得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有成功人士布道的成功鸡汤《做最好的自己》,有艰涩难懂看一行白一根头发的《文学概论》,也有元四曲里教人怎样互相勾搭的《桃花扇》《牡丹亭》,还有孤独绝望一死再死的太宰治系列。它们所持的不同而又各自振振有词的理论,联合起来加剧了整个下午的幻灭。

“路上拖拉机突突走过,我刚从梦中醒来。当我醒来时,梦就灭了。当我画完一幅画,画就死了。当我的嘴唇离开你的,你就变作一个泡泡。我在黎明的黑暗里回头,我就消失了。”

这是一首诗的蜃景。

此致

敬礼

费费2017.2.27 

新闻推荐

智能猫眼,远程守护你的家门

智能猫眼VEIU。假期出门,你的脑海有没有掠过一丝担心:“梁上君子”不会趁机光顾吧?要是能够随时随地查看家里的情况,心里就踏实多了。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把门上的猫眼变“智能”,就能帮你看家了。美国硅...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茫然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