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给孩子介绍这个世界
□伟萍
最近在自省对待儿子的“邪恶”行径:
妈妈:不能用手指头抠水龙头!
安安:为什么?
妈妈:因为水龙头里有大怪兽会咬你的手!
安安赶快把手收回来,很忧虑地看着妈妈;妈妈也很后悔地看着安安,感觉种下了大恶果,也许以后每次看到水龙头,小朋友的脑海中都升腾出一个阴影里的大怪兽……
“因为***,所以***”的句式在说服孩子按自己意愿行事方面特别好用,但不少的“因为所以”,只是一种变相的欺骗和情感绑架:
小时候看过一部“非常恐怖”的动画片,有硕鼠各种袭击人类制造血案,最后降魔者发现硕鼠是偷食了人类丢弃的指甲,才发生了变异。后来每次剪完指甲我都心有余悸地包好扔掉。
宣传养成卫生习惯的故事包装成恐怖的样子,给小心灵们造成阴影,算不算是一种恐吓?
《麦兜的故事》里的麦兜妈妈也是“讲故事”的高手:
“从前有个小朋友撒谎,有一天,他死了;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长大之后,发财了;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不孝,有一天,他扭伤了脚;
从前有个小朋友早睡晚起,第二天,他死了……”
用这些毫无逻辑的假因果“镇”住孩子,长此以往,一种可能是,孩子接受简单粗暴的因果关系而不加辨别,从此成为一个没有思辨能力的人;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开始质疑你的因果解释,可能连带着对亲子信任关系产生质疑。
《货币战争》这样阴谋论的著作更能博人眼球,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接受“简单的”因果关系。
希拉里败选是因为她骄傲了么?特朗普上台是因为他有钱么?卡梅伦辞职是因为他玩火自焚么?奥朗德不连任是因为他太庸政么?美联储加息是因为要货币狙击么?土耳其政变是吹响了集权的号角么?
我们的答案,部分来自大胆的假设和验证,也有一部分来自对过去经验的回顾。历史对因果假设有漫长的检验期。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又一次活灵活现地演绎了赵括的“纸上谈兵”——群众演员老百姓们个个都是真相帝苦苦哀求,就赵括骄傲自大一味孤行,导致赵军大败,让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断了赵国的命脉。长平之战,真的是因为赵括只懂军法、不懂实战吗?
后世观点其实不一。
有人认为不管是赵括还是廉颇,甚至是赵奢,早晚都会败于秦军,因为从国力上较量,赵国已经远远不是秦国的对手;
有人认为做出把主帅从廉颇换为赵括、把战略从保守换为进击决策的是赵王,赵括只是为赵王的错误决策背了几千年的锅;
有人认为,赵括本来并不弱,只是对上了白起这个战神,虽然长平之后40万赵军被坑杀,但秦军也伤亡过半,能有这个战绩已经算不错了;
还有人较真地认为,因为战国时期还没有纸,所以赵括没法纸上谈兵……
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积淀和争论,哪里来这么多解释?
历史能对因果假设证伪。
比如“读书”和“发财”这一对儿伪因果关系,单是中国历史故事里就给出了无数个案例: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长大之后,发财了。
从前也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长大之后,发疯了(范进)。
从前还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长大之后,称王了(洪秀全)。
从前还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长大之后,成了圣人(王阳明)。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念书,长大之后,发现他的同窗好友是女生。
一前一后发生的都是因果关系吗?不灵,也许冥冥之中还有第三种力量,先后引发了一前一后的事情呢?
历史还有容纳不同因果解释的大视角。
历史故事的作者、年代、观察角度、引用资料不同,给出的因果解释也各不相同。
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的大势来解释问题;政治学家从利益的得失来预测未来;社会学家从阶层的流动和变迁来推测走向;阴谋论者从各种隐秘的讯息讲述不为人所知的原因。而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写道,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里的人,无法走出洞穴,于是只能通过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一面墙壁上的影子来了解外部世界。
历史如同流光溢彩,能在墙壁上照出繁复多变的影子,那么多解释,你信哪个?
我信这样一种观点:无论何时,对历史的解读永远是服务于现实需求的。
对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不仅要求诸历史,也要审视自己的内心。
新闻推荐
埃尔多安的支持者在得知投票结果后上街庆祝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6日夜间宣布,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和支持者力推的修宪草案在当天举行的全民公投中获得通过。埃尔多安宣布,他将把恢复死刑列为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