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亮出了中国人的胆和气杨亮
杨亮
一个人在成为英雄之前,他的身上一定富含着有朝一日成为英雄的“DNA”。这种“DNA”就是一个人对民族精神基因的认同,对国家主流价值认同的期许,对社会正能量和善行为的认同。一个人的胆和气也不是与生俱来,它一定是在生活的成长中,一次次地突破固有的狭隘认知,在让伟大变平庸、让高尚变平凡的过程中历练而成的。所以说,“真实的知情者是生活者。”在生活中一点点积累的胆和养成的气,一定会在身处绝境的某一刻迸发出血与火的力量。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王锋就是这样一位英雄:“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那小巷中带血的脚印,那快被烧成“炭人”的镜头,刻下了英雄的无私和无畏,留下了灵魂的高贵和永生。
像王锋这样的英雄事迹,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自古就有,如古代疆场上的岳飞,朝鲜战场上的邱少云。当然,限于宣传手段和宣传画面的制约,他们的事迹或许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是那种“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的胆和气是最鲜明、最立体、最逼真的,尽管他们身上也有人性的缺点和弱点,但是正如鲁迅所说,“有缺点的英雄毕竟是英雄,再完美的苍蝇只能是苍蝇”。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英雄也是平凡的,也是平常的,只不过这种平凡跃到了伟大的“行列”里,这种平常导演出了一场别人干不了、不敢干的“精彩瞬间”。于是生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味地退缩和逃避,只会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所以,不要怕,去面对吧,继续前行吧,当你变得更强。生活一定会还你一个更好的你。”
感动中国的大多数人物就是这样的,平常、平凡,甚至有些平平淡淡。像支月英,36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山里人需要我这样的傻子”;像“海归”秦玥飞,美国耶鲁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飞回祖国,干村官一干就是六年,而且干得踏踏实实,别样精彩;像李万君,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技术工人,可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韧劲,他收获了平凡中的非凡。所以说,“没有谁天然就应该去做那些需要牺牲、奉献精神的事,没有谁有天然的义务在别人追求美丽和安全的时候他们却与这个社会的危险、污浊、丑陋和阴暗打交道。”而他们之所以一如既往地坚持做,靠的就是一身的胆气、骨气和正气。
“为人一世,人生中一定要有什么。否则这个人就没有意思。像饭里的盐,少了它就乏了滋味。”仔细观察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的背后故事,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负重前行”,或为国家的科技事业,或为百姓的安居幸福,或为职业追求的精神操守,等等。可以说,也正是这种为国、为民、为业、为家的深层次价值认同,让他们在冷酷的嘲笑和讥讽中摒弃了庸俗、冷血、自私的低俗取向,把精致的价值敬畏、暖人的利他主义、高贵的人文理想演绎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部”——立功、立言、立命上。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留下些什么,那么我想一定要留下一些“原生态”的底色,即骨子里的爱与憎,质朴与愚钝,正义与偏狭;一定要留下一些“活生态”的因子,即用行动锤炼“思想”,用意志打磨“忧患”,用灵魂洗涤“糟粕”。这就是中国人的胆和气,魂与魄!
新闻推荐
在昨晨进行的南美超级杯比赛里,沙佩科恩斯在首回合主场2比1击败了哥伦比亚的麦德林民族队,为夺得冠军打下了基础。四个月前,这支巴甲球队正是在飞往麦德林与民族队比赛之前遭遇几乎令他们全军覆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