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若尔盖巴西乡阿俄村集体经济发展侧记

阿坝日报 2017-03-30 10:22 大字

■记者秦远俊哈斯满

“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村民有困难也能得到村集体的帮扶。”“现在,连村民集体节庆活动都有专项经费。”

……

3月21日,记者走进若尔盖县巴西乡阿俄村。尽管大雪纷飞,依旧掩盖不住当地村民的火热情绪,村民们从“脱贫攻坚”,再到如今的“集体经济”,细数着一项项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村民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而这份幸福的背后源自于“村集体有钱了!”

然而,在前几年,却是这般景象:距县城27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条件却并不占优;全县精准识别41个贫困村,阿俄村名列其中;村民81户40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58人……

一系列的不利条件,成为制约这个平均海拔2950米的村子发展的“拦路虎”。面对如此不利的发展环境,阿俄村探索出发展集体经济助力村级发展的道路。

美丽的蝶变源起2012年。这年的阿俄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几乎为零,村集体无资金来源,如何积累“原始股”?

6月,村子得到50万元的政府扶持移民安置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这时,有村民只看眼前利益,于是有“还是把集体经济分给村民稳当”的声音从部分村民嘴里传出。“蛋可以吃,但是不能把鸡杀了。”阿俄村“两委”在思索脱贫办法时这样认为,村集体不能盲目跟风乱投入项目,也要拒绝把钱“一分了事”的念头。

经过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举手表决,一致通过:“把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等政策精神‘吃透\’,筹措出了村集体的‘第一桶金\’”。“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很适合我们一穷二白的藏区村寨。”村民们异口同声,共同制定《防止村集体经济减值、流失管理办法》。

有了“第一桶金”的资金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立竿见影。于是,该村盘活存量,创新走出“村财民营”发展模式。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依托地域特色及资源,走“村集体出资、村民出力、收益共享”发展模式,对集体现有资产进行盘活,壮大后进行第二次分配。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申请集体资金创办优势产业,领办种植养殖等实体项目,以滚雪球,“保鸡生蛋”的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短短的几年时间,全村集体经济可支配资金达到约89万元,而且每年增速递增。集体资金“滚雪球”式地壮大了,贫困村在2017年退出不再是“老大难”。

2016年脱贫的尕波家中6口人,仅尕波是全劳力,自从参加村集体资金投资项目后,申请来1万元资金,“每年只需要向村集体上交1000元,剩下的都是我的利润。”尕波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资金支持,自己这个“牧羊人”也有了用武之地,经过三年的发展,家里的羊从20只变成了60只,年均增收将近5000元。

2014年至2016年期间,该村村民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收,村集体经济累计实现增收22.12万元,达到了村集体与村民共同获利的“双赢”效果。

资金量大了,如何进行监管?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集体智慧”定下了《阿俄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集体资金的资金来源、适用范围、村组干部在资金管理中的职责、资金的申请程序、收益的分配、收支公示,事无巨细,一一作了明文规定。

“每年底都有大会公开和公告栏公示,村里给村民交了一本明白账。”三年来,该村村民人均累计分红465.66元,此外,还投入1.9万元用于建设村公用磨坊并组织群众集体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

“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灵。前几年,村里开会之类,喊十几遍都组织不起来,现在就不一样了。”村民严旺纳么谈及村子的前世今生,感慨不已,随着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阿俄村农牧民都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带来的发展红利,村民们也从过去“为了生计不谈集体”,到现在“不仅谈经济更讲集体”。

随着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带给了每个阿俄村村民曾经无法想象的大变局,集体经济民生红利成为促成阿俄村美丽嬗变的最好催化剂。

新闻推荐

女性常染发易患癌

女性常染发易患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最新研究指出,对更年期女性而言,染发剂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研究人员分析了28000例乳腺癌病例。结果发现,相较于染发频率低的,经常染发的更年期女性,患乳癌风险增加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