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将来的事》:致没有梦想的人

齐鲁晚报 2017-03-30 06:08 大字
我不喜欢看吃力的电影。所谓吃力,倒不是烧脑,而是说矛盾冲突设立得过于简单粗暴。比如: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主角必须完成某项任务,如果不能够,则有巨大的灾难降临。这样的电影吃力在画面纷杂、配乐汹涌澎湃,大部分时间还伴随着“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交叉蒙太奇。你明明知道那是无聊的套路,又不得不坐在电影院里默默忍受,被粗暴的画面和声音碾过。

生活化的电影看起来要舒服一点。人们在电影里过着他们的日子,而观众像是一个没有暴露的偷窥者。他们的生活平淡自然,像河水一样汩汩流淌,而不是按照编剧教科书的指令向东或者向西,上升或者下降。生活化的电影并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但那种矛盾冲突带给你的感觉不是巨大的焦虑和恐惧,而是生机勃勃的好奇。你非常好奇角色们会在这种冲突中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种选择带来的不只是矛盾的解决,而是某种有关生命的奇妙意味。这个意味,往往就是电影的精华。因此,我最喜爱这种电影的原因就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可以一直保持一种轻松的、好奇的态度。

关于看电影,我的理想就是,当我想要看电影的时候,有一打像《将来的事》这样的电影等着我。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个新人,米娅·汉森-洛夫,非常容易介绍——她是张曼玉前夫阿萨亚斯的现任,很年轻,很美。

《将来的事》里的矛盾冲突,换另外的人来表现,说不定也是强烈的。一个教哲学的中年教师娜塔莉,丈夫是同行,有两个孩子。一切顺利,只有母亲是个麻烦——母亲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的父亲又是个混混,娜塔莉的母亲因此一辈子处在“被遗弃的焦虑”之中,几乎“无法独自度过一分钟”。娜塔莉的生活简单,照顾母亲,照顾家庭,写书。人际关系也简单,她有个年轻的男学生,是她最得意和最骄傲的,他也喜欢她。两个人无话不谈,关系好到可以共同抽一根烟。暧昧是有一点,但再深的关系,好像也没有。

娜塔莉的生活之流被沉稳地表现出来,然后不急不缓地开始了变化。先是从丈夫开始,他爱上了别的女人,搬出去住了。孩子们成年,之前就搬出去住了。曾经给她带来无穷麻烦的母亲丧失了继续“作”下去的战斗力,先是搬去养老院,然后去世了。因为不够商业化,她一直在写的系列哲学书的项目停了。曾经在她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一个次第消失,留下大片空白。她对她的学生说:“我的母亲去世了,我的孩子离开了,我的丈夫抛弃了我。我找到了完全的自由,以前没有过这种经验。”然而这个经验还可以再深一点。她到学生的郊区农庄去做客,过程不能算是愉快。他们有分寸地争论了一下,他有点客气地批判了她中产阶级的保守和中庸。两人之间的思想共鸣很难再寻回。她找借口提前回到了巴黎,进了家门,打开关着母亲留给她的黑猫的笼子。

导演把镜头对准她瘦小的背影,然后结束这个场景,切换到下一个。这种干净的含蓄我特别喜欢。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之处实在是太多——电影中还有很多温柔的女性的细节,花、黑猫、海边的小屋、舒伯特、清新简单的民谣、忽然哭出来的女儿、公交车上看到的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的丈夫,用来表现女性对失去的关系的感受——这个女导演实在是太擅长不动声色地表现“失去”了。不管是对丈夫的失去、对母亲的失去、对学生的失去,对生命中所有华彩乐章的失去,都表现得清晰、准确、优美、冷静,哀而不伤。

当然,这个片子能够有这样的水准,离不开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表演。有一段时间很厌倦于佩尔,因为她的表演方式太雷同了。她就不能够换个样子走路吗?永远是仰着头,伸着脖子,窝着背,走路有点外八。但她那种完全生活化、个人化的表演又确实是非常神奇的。

说到底,我最喜欢《将来的事》的地方,在于娜塔莉接受命运的姿态。镜头对角色是有距离的,你能看到娜塔莉逐渐衰败的世界,能看到她的哀伤,但也能看到在衰败世界中的她平静而又坦然的姿态。那个姿态让人感觉踏实和无畏。她母亲那种“无法独自度过一分钟”的遗传性焦虑到了她这里就终止了。她让一切衰败变得愉悦和自然。

今年所向披靡、最受欢迎的《爱乐之城》里有一首特别打动人的歌,艾玛·斯通用它来打动了选角导演,走向了成功。这首歌叫做《致有梦想的人》。有梦想当然可贵,然而,没有了梦想,还能够愉悦自然地活下去,也是值得书写的。“将来的事”就是没有什么事,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生命中该发生的事情差不多都发生了……然而这也挺好的。

致没有梦想的人。

新闻推荐

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首相特雷莎·梅:这是历史性时刻已没有回头路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8日签署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递交的信函东方IC据新华社电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9日正式向欧盟递交“脱欧”信函,这意味着在加入欧盟44年后,英国成为首个寻求退出该联盟...

 
相关新闻